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久旱的重慶近期將迎來降雨,但千萬不能忽視旱後可能有大汛。8月26日,市水利局召開水旱災害防禦調度會議,部署當前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重慶市發布第11個高溫紅色預警
8月27日,市氣象&發布本輪高溫天氣最後一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也是今年第11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預計8月28日,中心城區以及潼南區、合川區、大足區等地海拔400米以下地區日最高氣溫將達40℃以上,城口縣、巫溪縣等地低海拔地區日最高氣溫將達37℃以上。
預計29日白天,我市東北部及西北部部分地區多雲有陣雨或雷雨,其餘地區多雲到晴,夜間我市東北部中雨到大雨,局部地區暴雨,其餘地區陣雨或分散陣雨,氣溫19-39℃;中心城區多雲轉陣雨,氣溫26-37℃。
嘉陵江、渠江可能出現過境洪水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預計2022年秋季(9—11月),我市降水總體以正常偏少為主,長江以北降水正常略偏多,長江以南降水正常略偏少。
9月華西秋雨來得早、來得猛,長江以北地區發生暴雨洪水的可能性較大,城口任河、開州南河、渝北禦臨河、雲陽湯溪河等漲水風險較高,嘉陵江、渠江可能會出現過境洪水。
據市氣象局預測,8月30—31日、9月8—9日、9月14—15日有明顯降雨過程,受此影響,巫山、巫溪、城口等東北部部分區縣土壤缺墑可得到一定改善,但中西部及東南部土壤缺墑現象仍將持續。加之嘉陵江流域上游四川地區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個別站點達大暴雨,過境洪水發生的概率也較大。
千萬不要忽視旱後可能有大汛
“千萬不要忽視旱後可能有大汛。”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旱澇急轉是指在前期無降水或降水偏少,且已出現旱情的情況下,緊接着在短期內發生高強度降水並形成洪澇的氣象水文事件。
由於自然狀態轉換急劇,時間短、雨強大,極易引發山洪爆發、河水陡漲,客水入侵、難以外排等情況,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帶來巨大風險。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接下來,我市將對山洪隱患、水庫隱患、群眾涉水活動區域、在建水利工程以及庫區高切坡進行全面排查。
山洪隱患排查針對全市現存的3432個山洪危險區和260個防洪薄弱環節風險點,主要排查村居應急能力;對已銷號的626個山洪危險區,重點排查經過此輪乾旱後是否有新的隱患存在;水庫隱患排查特別要注意土石壩水庫和已經乾涸低於死水位的水庫,在高溫暴曬下是否出現了壩坡乾裂、滲水滑坡、溢洪道庫岸崩塌等隱患。
我市還將對在建水利工程和2507處庫區高切坡進行排查,重點關注高切坡排水系統是否暢通、裂縫是否及時封閉、是否存在異常變形等。
此外,我市將督促基層政府健全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和值班值守工作部署,確保第一時間全覆蓋向基層預警巡查責任人發布預警信息。嚴格落實發生災害時“應轉必轉、應轉早轉”的撤離要求,對老弱病殘、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一對一落實專人負責幫扶避險。(首席記者 龍丹梅 記者 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