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119場)舉行。新華網 發
新華網重慶8月27日電(韓夢霖)8月27日,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119場)舉行。重慶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報,8月27日0-18時,重慶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沙坪壩區、開州區報告;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分別為墊江縣、彭水縣報告。
8月25日0時—8月27日18時,重慶市累計報告感染者57例,分別為沙坪壩23例、九龍坡8例、北碚區7例、長壽區6例、璧山區4例、巴南區3例,渝中區、大渡口區、開州區、忠縣、墊江縣、彭水縣各1例。這57例感染者中,39例係隔離管控人員,11例係有關區縣管控區域內的人員,3例係既往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為確診病例(對隔離管控人員、管控區人員按要求開展核酸檢測,沒有納入到24日中心城區核酸篩查中統計),另外還有4例是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這4例人員當中,北碚區2例是中心城區核酸篩查發現,璧山區1例是對有涉疫場所暴露史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發現,彭水縣1例是對市外返渝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發現)。
李畔介紹,根據重慶市疾控中心對近期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測序結果,“8·16”沙坪壩疫情、“8·22”九龍坡疫情的病例和長壽疫情、璧山疫情的病例,均在同一傳播鏈上。8月25日以來,這一條傳播鏈上的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巴南區、大渡口區、長壽區、北碚區、璧山區共報告了52例感染者,這充分説明了本輪疫情涉及的病例活動範圍廣泛、活動軌跡複雜。
此外,忠縣、渝中區、開州區、墊江縣、彭水縣先後各報告1例感染者,均為市外重點地區返渝人員。
發布會上,重慶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羅飛介紹,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傳播能力更強、傳播速度更快、傳播過程隱匿。目前,重慶市發生多起疫情,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關於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能力強的特點,羅飛舉了一個例子説明——前段時間,重慶市1名市外返渝人員,在第1次核酸檢測為陰性後放鬆了警惕,與家人、朋友一起頻繁聚餐、到KTV等娛樂場所活動,未採取任何個人防護措施。第3天發現該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後,已感染了約10位家人、朋友,造成家庭聚集性疫情,後續還造成重慶市多個區縣的疫情。
羅飛&&,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經呼吸道與密切接觸傳播,規範佩戴口罩確實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阻斷病毒傳播。最近,有一名感染者,在未佩戴口罩情況下到一個公園活動,同在該場所活動的人員大多也都未佩戴口罩,雖然這是一個戶外開放場所,但仍然導致後續出現超過30名感染者。因此,羅飛呼籲廣大市民,在人員密集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密閉空間等環境時,一定一定規範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