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五屆市委第九輪巡視公布巡視整改進展情況

  7月21日,風正巴渝網發布了市水利局黨組(含重慶水電職院)、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含市藥監局、市知識産權局、市質檢院)、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重慶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重慶輕紡集團黨委5個單位巡視整改進展情況。

  市水利局黨組(含重慶水電職院):

  以市委巡視“回頭看”整改為契機 推動全市水利事業再上新&階

  市水利局黨組(含重慶水電職院)針對市委巡視指出的“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思路有差距”問題,以巡視整改為契機,推動全市水利事業再上新&階。一是堅持思想引領。第一時間第一議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治水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及系列重要論述進行傳達學習。二是堅持節水優先。對重點單位節約用水開展檢查,以“一縣一單”形式反饋意見,督促落實用水定額制修訂責任。三是堅持壓實監管。向陽水庫可研審批、跳蹬水庫資金申請已報國家發展改革委;重慶中部、渝南水資源配置工程正開展專題報告編制單位招標。四是堅持系統治理。完成2021年新增235個“四亂”問題整改。市總河長簽發第4號市級總河長令,今年擬完成32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五是堅持兩手發力。市政府印發《重慶市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創新十條政策措施》,發揮水利工程對穩投資擴內需的重要作用。

  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含市藥監局、市知識産權局、市質檢院):

  以高質量整改推進構建統一大市場監管格局

  市市場監管局黨組(含市藥監局、市知識産權局、市質檢院)針對市委巡視指出的“促進發展和監管規範兩手並重不夠到位”問題,推動巡視整改工作走深走實,着力構建統一大市場監管格局。一是有序推動“大市場”建設。會同四川省局完成36項川渝市場監管一體化合作重點任務;兩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工作獲評“2021年重慶市重大改革項目”和網絡評選“我最喜歡的10項改革”。二是積極助力“大質量”提升。紮實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一項典型案例獲國家總局肯定並在全國推廣;加快推進5G國家質檢中心(重慶)等項目建設,完成1004個藥品檢驗項目擴項;推動&&高價值發明專利質量提升行動方案,強化知識産權大保護。三是着力構建“大監管”體系。堅持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方式,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智慧監管為支撐,網絡監管為先導,協同監管為突破,努力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2021年全系統累計查辦案件24734件、同比增長67.67%,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成效明顯提升。

  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

  以巡視整改成效推動疫情防控精細化

  市大數據發展局黨組針對市委巡視指出的“牽頭統攬作用發揮不夠明顯”問題,積極主動作為,有力支撐全市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一是強化統籌。與相關市級部門簽署“渝康碼”安全穩定運行責任書,推動成立安全保障工作專班,制定《“渝康碼”整體運行保障實施預案》《中心城區突發規模性新冠肺炎疫情“渝康碼”整體運行保障實施預案》,合力築牢聯防聯控防線。二是擔起主責。推進“渝康碼”系統擴容,實現併發訪問量達7.5萬/秒、覆蓋全市2.3‰人口(高於國家2‰的標準),極端狀態下15分鐘內恢復運行,成為全國少有未出現宕機的“健康碼”之一。三是創新方式。開發上線“便民渝康碼”“重慶防疫服務地圖”等17項便民服務功能,“渝康碼”實現“一碼多端”“一碼出行”,保障特殊人群“無機出行”,不斷延伸&&服務觸角。

  重慶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

  以強烈使命擔當服務“國之大者”

  重慶社會科學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針對市委巡視指出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發揮不夠”問題,強化擔當、立行立改、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發力。一是着眼服務科學決策,開展重大課題攻關。緊緊圍繞進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2項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肯定,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等多項研究成果得到市委領導同志批示肯定。二是着眼激發內生動力,完善制度機制保障。建立重大決策諮詢研究選題和成果報送“壓茬推進”機制,今年以來共報送咨政信息和《決策建議》135篇,獲市領導批示30篇,咨政成果量質同步大幅提升。三是着眼強化戰略合作,搭建成果轉化&&。同市委辦公廳、市委研究室、西南大學、數字重慶公司等加強深度合作,推出一批重要成果。四是着眼推動智庫建設,發揮咨政建言優勢。支持5個新型智庫機構創新發展,組建10個青年學術團隊,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重慶輕紡集團黨委:

  履行國企職責使命 堅定不移推動國企高質量發展

  重慶輕紡集團黨委針對市委巡視指出的“履行國企職責使命存在差距”問題,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輕工跨國産業集團”戰略定位,謀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一是強化規劃引領。調整完善“十四五”規劃;分析評估汽車零部件板塊、生活類輕工産品板塊戰略規劃執行情況;嚴格規劃執行和經營業績考核管理。二是加快轉型升級。截至今年5月,研發費用投入強度達3.99%;新産品産值佔工業銷售收入比重達20%;優化完善戰新産業目錄和數字化轉型項目23個;重點推進10戶企業數字化轉型和4個新項目論證或實施。三是深化國企改革。發布2戶企業混改信息,促成企業商談溝通;推進2戶混改企業股權清退;3處重大土地房屋徵收取得階段性成效;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在集團總部及二三級企業深化落實。四是化解各類風險。截至今年5月,有息負債較2021年同期下降11.5%;資産負債率控制在65%左右;中長期融資比例保持在36.68%左右;嚴格融資總額控制、強化歷史債務清收;重大土地房屋入徵收和承租風險得到有效化解。(記者 周尤 實習生 董智琴)

編輯: 陳雨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5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