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高溫暴雨背後,氣象人在幹啥?
2022年07月19日 18:28 來源: 新華網

近段時間

重慶經歷了一場持續高溫天氣

也終於在一場強對流天氣中

盼來降溫的好消息

 

在朋友圈熱烈討論重慶天氣的時候

有一群人隱藏在高溫暴雨背後

與“老天爺”打交道

揣摩“老天爺”心思

為大眾帶來最新的天氣預報

他們就是時常被忽略的氣象人

 

在晴雨交替背後

這群氣象人在幹啥? 

 

今夏重慶高溫尤甚

7月以來當地平均氣溫

較常年同期偏高2.8℃

35℃、37℃、40℃以上高溫日數

均為1951年以來同期最多

高溫強度達到重度

 

7月7日一早

合川區氣象局裝備保障人員吳窮和同事

開始了一天的戶外作業

當天有三個區域自動氣象站需要維護

 

炎炎夏日

他們幾乎每天都奔波在各個站點

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

臉上也被汗水一遍遍洗刷

 

觀測業務是所有氣象業務的基礎

每一個準確無誤的氣象數據

無不傾注着氣象人對“監測精密”的

執着追求

7月12日,在重慶市大足區

持續高溫導致部分玉米葉片捲曲

稻田也已缺水

水稻、玉米授粉灌漿和大豆結莢

受高溫乾旱脅迫可能造成減産

 

烈日下

微風吹來的是滾滾熱浪

重慶市氣科所農氣人員羅孳孳深入田間

對水稻、玉米、大豆等當地主要秋糧作物

和柑橘等經濟作物開展農情調查

 

本次調查結束後

羅孳孳和同事將針對農業生産形勢

與災損情況進行綜合研判

以提出更科學的農事對策建議

 

調查結果和農事建議

會製作成農業氣象服務産品

種植戶們只需動動手指

便可方便快捷地進行查詢

 7月13日

在重慶市江津區現代農業氣象試驗站內

正在開展水稻高溫熱害試驗的試驗員

豆大的汗珠挂滿了額角和鼻尖

 

不足14平方米的人工氣候室

是一個密閉的空間

如同一個大烤箱,最高可達38℃

 

從早上8時到18時

實驗員每小時需對植物進行一次測量

他們孜孜不倦地進行着看似枯燥的工作

只為獲取更加充足的試驗數據

 

推動完善西南地區

糧食生産氣象災害影響評估體系

推廣水稻高溫熱害氣象災害防禦技術

為保障糧食安全生産

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氣象科技支撐

 很多人不知道

氣象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知識

還要掌握過硬的實操能力

 

作為一名氣象裝備保障人員

“修站”是他們的汛期關鍵詞

這個“指令”一旦被接收

就要迅速調整狀態集結出發

 

這是重慶市合川區氣象局工程師吳窮

在當地鹽井自動站

對蓄電池、採集器、傳感器

通信模塊等逐一進行診斷檢查

逐個排除故障

確保氣象數據準確

 

7月17日重慶市氣象&預報

將有降溫降雨天氣

在被高溫折磨數日後

幾乎所有重慶人都在等雨

 

氣象人員們也不例外

不過他們等待的方式不同

他們捨棄了周末休息時間

24小時蹲守在氣象&

分析降雨形勢

 

7月17日18點

開州區氣象局預報員

抓緊時間分析本次降雨形勢

晚飯只來得及用泡麵解決

近期持續的高溫天氣

讓重慶多地出現旱情

為緩解乾旱情況

氣象部門會在合適的天氣條件下

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人工增雨與人工降雨不同

它是在下雨時讓雨量增加

如果沒有雨雲人工增雨無法實施

 

7月18日

正逢降溫降雨天氣過程

重慶市合川區氣象局技術人員

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火箭設備進行檢查

為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做準備

7月18日

開州區氣象局農氣人員

對收曬完畢的玉米脫粒進行質量分析

測量並記錄百粒重、株籽粒重等指標

計算理論産量

 

以此掌握夏玉米生長狀況

為夏玉米後期管理

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通過鏡頭中的幾道剪影

可以看到在高溫暴雨背後

默默堅守的氣象人

 

他們很普通

日復一日地做著枯燥的工作

他們很不凡

以一顆初心在崗位上流着汗、發着光

 

正是有了他們的守護

讓千千萬萬的人

少經受了一些氣象災害風險

致敬!氣象人!

 

文字:李海嵐 蒲希

圖片:林小紅 武強 蒲希 楊佐超 何利華 馮家兄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44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