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銘記倒在黎明前的他們!“重慶造”紅色電影《最後58天》向英烈致敬

  1949年11月27日,新中國建國後的第58天,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發生在渣滓洞、白公館,300多位先烈倒在了黎明前,革命志士的鮮血染紅了歌樂山。

  影片《最後58天》銘記的就是那段浸透烈士鮮血的歷史。

  7月6日,電影《最後58天》在大坪時代天街UME影城舉行首映禮,重慶日報記者與主創人員和觀眾一起觀影,接受“紅岩精神”的洗禮。

  致敬英烈

  用電影銘記一段真實的歷史

  首映結束已是中午。放映廳燈光亮起時,不少觀眾還沉浸在感動中,眼裏泛著淚花。觀眾的反應令影片總制片人、第一出品方重慶靶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真十分感慨:“我們用電影講述了一段真實的革命歷史。盡管創作過程中曾遇上不少困難,但觀眾的感動讓我欣慰,讓我相信我們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呂真説,不止是重慶首映,此前該片在北京試映時,年輕觀眾的眼淚已給她留下深刻記憶,“一位1987年出生的女士説,女主角被拷打、志士們被掃射的場景讓她哭了兩次,她愈發感到今日的幸福來之不易,內心充滿感激;另一位90後男生説,看片前知道紅岩、渣滓洞,卻對‘11·27’所知不多,看片後才知道英烈們為了全國解放付出了多大的犧牲,他因而落淚。”

  事實上,身為重慶知名文化人,呂真以往主要拍攝城市紀錄片。她説:“在電影籌備過程中,我採訪到很多紅岩先烈的後人,我被先烈的大無畏精神深深震撼。歷史需要銘記,我希望這部影片能讓和平年代的觀眾更深刻地記住那段崢嶸歲月,進而對那些做出過巨大犧牲的革命先烈建立起更立體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弘揚紅岩精神。”

  電影總策劃、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紅岩幹部學院院長朱軍説:“那58天,偉大與渺小、崇高與卑鄙、勇敢與怯懦在生死考驗這面聚光鏡下涇渭分明,革命烈士的堅定信念與浩然正氣、他們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深情,在復雜矛盾張力之中生動呈現。現在,電影又把這些帶給了今天的我們。”

  再敘紅岩

  還原個性生命的氣節與信念

  電影《最後58天》改編自重慶知名作家李喬亞的長篇小説《最後的58天》。看完全片,李喬亞説自己既感動又振奮:“創作這部小説之初,面對市面上極豐富的紅岩革命歷史題材作品,我內心既有一種不能遏制的創作衝動,又非常忐忑,衷心感謝電影主創,為拙作添光潤色。”

  李喬亞説:“我希望這個新的紅岩故事能與過去的作品形成有機承接與活性延續。”他著力于還原那個時代與環境中血肉豐滿的個性生命,“這些生命承受煎熬,但始終懷有氣節與信念,人性的本真和生活的厚度強化了故事的可信度。”

  編劇張險峰表示,電影希望把紅岩英烈還原為一個個真實的人,“獄中的他們有啥真實想法?如何去面對前途未卜的命運?我們沒有去人為拔高,而是通過一個個小細節去塑造一個個大寫的‘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對黨絕對忠誠,同時他們也是普通人,是父親兒子妻子母親。他們有革命的家國情懷,也有個人情感。這些東西影片都有表達,相信當下的受眾對此也更容易接受。”

  依然震撼

  給當代中國人以心靈的叩問

  “我是在歌樂山腳下長大的重慶人,這部電影讓我看到,其實英雄也是普通人,他們年輕,很多家庭還很富裕。也正是因為這些,更顯出他們的偉大、真實。”首映結束後,80後市民李林寧告訴記者。

  已經年過七旬的洪建國老人在影片結束後,坐了好一陣才起身離開。面對記者,他用“震撼”二字來形容自己的觀感。“我很小就聽説過‘11·27’大屠殺。我覺得《最後58天》讓我找回了當年看《烈火中永生》時的感動。我也是黨員,影片讓我思考今天我們該怎樣去做一個合格的黨員。”

  導演常曉陽認為,這一切的關鍵在于該片做到了既“接地氣”又“冒熱氣”,“我們用電影作品弘揚主旋律,必須找到宏大命題和落地創作的交集點,這樣才能讓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人物迸發出耀眼光芒和強大力量。這部影片本質上説,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如何去選擇的問題。這些仁人志士在生死考驗面前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對于和平時期的我們而言,具有巨大的啟發和思考價值。”

  而在朱軍看來,這種啟發和思考,更是對當代中國人的心靈叩問,“《最後58天》是在挖掘出‘獄中八條’等新的史料基礎上,用新的文藝形式對紅岩精神進行新的表達。一部《紅岩》小説教育了幾代中國人,一首《紅梅讚》唱響了大江南北,歌劇《江姐》的創作表演已經到了第五代……時代在變,但革命的歷史,英雄的人物,在今天的環境下,依然值得我們去緬懷和歌頌,依然在提醒著我們不忘初心。”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8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