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銅罐驛隧道施工現場。新華網發(韓佳磊 攝)
新華網重慶7月1日電(陳雨)夏至過後,重慶開始迎來高溫天氣。6月30日15時許,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的新銅罐驛隧道施工現場,氣溫超過36℃。隧道內,工人們正忙着開挖,揮汗如雨。工地上,焊花飛濺,機器轟鳴。
新銅罐驛隧道全長416米,連接銅罐驛和石場兩個車站,是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項目的站前一標段工程。“目前,該隧道內每天有70餘人施工。到6月28日,已經累計完成309m,計劃在今年8月底實現全隧貫通。”該項目安全部總監王濤説。
新銅罐驛隧道施工忙是重慶積極推進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

隧道內,工人正在進行打孔施工。新華網發(韓佳磊 攝)
成渝鐵路是新中國第一條鐵路,1952年7月1日建成通車。70年間,成渝鐵路促進了沿線城市的拔節生長,帶動和見證了川渝地區的經濟發展,為西部大開發、成渝城市群建設等打下了基礎。
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面提速,成渝高鐵、多條高速公路的開通,成渝鐵路主城區段不再承擔鐵路長途客運功能。同時,由於沿線重慶電廠、重鋼集團已相繼搬遷,成渝鐵路主城區段線路貨運功能亦在逐步減弱。
為盤活既有鐵路資産,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重慶市政府和國鐵集團決定對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實施改造,並於2019年11月批復了項目可研報告。
“改造完成後,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將成為一條沿江旅游觀光線、城市軌道交通線。提升山水顏值,彰顯重慶特色,讓游客看得見山、望得見水、回味鄉愁,並享受‘慢生活’,沉醉‘慢時光’。這條鐵軌鋪就的新蜀道將讓沿線地區煥發新活力。”改造項目業主單位重慶鐵路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汪欽琳&&。

成渝鐵路線穿越江津城區。新華網發(韓佳磊 攝)
總投資93.8億元 助力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
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項目起於重慶站,向西南經渝中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止於江津區江津站。改造前既有線長65.08km,既有車站8座;改造後為雙線鐵路,鐵路等級為Ⅰ級,線路長61km,設計速度目標值80km/h。
根據國鐵集團和重慶市政府批復,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後全線共設車站15座,包括重慶站、鵝公岩、黃桷坪、義渡古鎮、茄子溪、釣魚嘴、伏牛溪、小南海、銅罐驛、西彭、聖泉、江津站,預留大渡口、金鰲站等2座車站,黃磏站為貨運站。
本次改造將按照“統籌規劃、分段實施”的原則進行,將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為城市鐵路,並規劃向北延伸銜接重慶北站、江北機場,形成貫穿重慶主城區南北向約130公里的城市鐵路,實現對既有鐵路的合理利用,促進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緩解主城核心區地面交通壓力。
“本次改造中,我們將在總體保留既有線的基礎上,實施既有線病害整治並增建二線擴能改造,形成雙線運輸。既有線路的保留將減少項目的投資,同時縮短項目工期。”汪欽琳介紹。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93.8億元,平均每公里投資約1.5億元,工期3年;而建設同等長度的軌道交通,每公里投資約6至9億元,總投資不少於360億元,工期5至6年。
為什麼要在既有單線整治的同時增建二線?對此,汪欽琳解釋,從路網功能及服務水平來看,增建二線可每天開行列車105對,高峰小時接發車能力可達20對(發車頻率3分鐘),以滿足公交化通勤列車、旅游列車全天候運行。另外,若先期只對既有單線實施病害整治並開通運營,後期再對區間線路實施增建二線,就會在列車大量開行的前提下進行施工,將造成臨近既有線施工難度大大增加,且難以實施。
作為市域公交化鐵路,改造後的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將串聯起渝中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江津區,平均站間距縮短至4公里左右,江津站至重慶站約1小時抵達,可形成江津區至主城區的快速通道,推動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有機協調發展,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
截至今年6月,該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0.21億元,佔總投資的11%。先期開工段建設快速推進,完成全部先行用地的交付;一標段工程建設已全面鋪開,馬柑樹、新湯家沱、新銅罐驛等隧道工程累計掘進788米;正在加快推動剩餘標段施工圖審查,力爭8月底前完成剩餘標段施工招標並進場。

新建聖泉車站施工現場。新華網發(韓佳磊 攝)
文旅融合 鐵軌鋪就新蜀道
在成渝鐵路途徑的銅罐驛站,不少游客前來打卡。銅罐驛站站長楊韜介紹,基本上每個節假日,來這裡乘坐慢火車觀光旅游的乘客都有上百人。
銅罐驛站原為行車室,走在站內可以看到,這裡設施簡陋,房屋陳舊。旅客在露天站&上下車,也無候車室。“本次改造工程也將對我們的站房進行改造。車站將設置站前廣場、候車廳、進出站通道等,提升旅客出行體驗;還將設置無風雨走廊,旅客出站只需步行20-30米即可換乘其他交通方式,徹底結束既車站旅客到站後拎包、在風雨中繞行換乘不便的情況。”楊韜説。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升旅客出行體驗,改造工程正按照“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審批、一體化建設、一體化運營”的目標推進,鐵路正線、站房同步通車,配套的公交、出租車、網約車、社會停車場等將同步建成投用。


上圖為銅罐驛站,下圖為銅罐驛站改造效果圖。新華網發
除了提升游客出行體驗,本次改造還注重傳承歷史文脈。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項目總設計師尹志斌介紹,全線將設置“溯源——星星之火”“傳承——紅色基因”“融合——人文情懷”“綻放——&&畫廊”等主題主線,每一個站點表現一個主題,圍繞紅色基因、開路先鋒、精神家園等主題共同講述成渝鐵路歷史故事,共同構築“流動的鐵路博物館”“紅色文化傳承展示長廊”。
“重慶站至江津站段還串聯了龍鳳寺、鐵路博物館、重鋼工業博物館、馬桑溪古鎮、釣魚嘴人文藝術半島、銅罐驛古鎮等一批景點。改造完成後,這段鐵路將實現‘一站一風景、站站有特色’,還可以坐著火車觀江景,真正做到紅色文化和沿線旅游的深度融合。”尹志斌説。
汪欽琳&&,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站段改造工程的實施,將改善沿線交通條件,盤活大量土地資源,帶動沿線城市開發,重塑“兩江四岸”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提升城市顏值、打造靚麗濱江景觀。
一條兼具“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新蜀道正在長成。未來,在鐵軌鋪就的新蜀道上,將“乘着”文旅融合的東風,坐上火車“穿越”歷史、感受現代,這將成為重慶旅游的一張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