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多萬人次觀展 作品盡顯時代之新與青春之銳 “開放的六月”藝動山城

  6月1日,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2022畢業生作品展現場,觀眾正在觀展。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

  20多萬人次走進美術館,感受藝術的魅力;上千名青年學子的近萬件作品,盡展時代之“新”與青春之“銳”……6月25日,“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2022畢業生作品展線下展圓滿閉幕。這場盡顯視覺之美、空間之美、生活之美的盛會,已成為重慶的一張響亮的文化藝術名片。

  全城共用

  20萬人次“打卡”美術館

  6月25日,“開放的六月”展覽最後一天,重慶日報記者在虎溪公社展場看到,仍有大量市民排隊預約觀展。展廳內,觀展者三五成群,圍著畫作品頭論足。

  “我是‘開放的六月’的忠實粉絲,每年都會抽空來看。”家住渝北區冉家壩新城麗都小區的涂小欣稱,以前她是一個人看展覽,今年還多了一個小跟班——3歲的女兒,她希望女兒從小接受藝術的熏陶。

  “除了本地市民,還有不少外地人專程過來看展覽,他們中既有普通藝術愛好者,也不乏收藏界、藝術界的專業人士。”展廳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數據顯示,本次展覽的線下展,共計展出四川美術學院4個一級學科和24個本科專業,上千人畢業生的近萬件作品。展覽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虎溪公社、重慶當代美術館三個展館同時進行,共計吸引20余萬人次觀展。

  青春之銳

  努力探尋藝術的前沿方向

  一場藝術作品展為何有如此吸引力?

  “相比其他藝術展覽,‘開放的六月’是畢業生作品展,在這些作品中,有的雖然還比較稚嫩,但盡顯時代之新與青春之銳,展現了年輕人活躍的藝術思維、多元的形式語言和大膽的創造想像,可以發現和挖掘有潛力的青年藝術家。”重慶錦瑟畫廊主理人張琪説。

  今年油畫係的學生主要以具象寫實油畫、綜合繪畫、觀念與媒介實驗為創作方向。在全球化與大數據的背景下,新技術和新媒介無所不盡其能,扮演了極具可視性和可讀性的“他者”。

  雕塑係學生的作品重點從跨媒介、具象、景觀、器物四個方向進行了呈現。作品從具體的“物”出發,讓閃光的“想法”生成于創作的過程中,在依托于材料載體的同時,兼具後疫情時代的特點,探索了當代雕塑“重新寫實”“重返公共空間”“跨媒界創作”“傳統再造”四個發展方向。

  設計學院則以“腹地智慧”核心理念,圍繞鄉村設計、智能時代、西南民族民間文化演繹、綠色可持續等選題,用作品為鄉村振興賦能。

  公共藝術學院關注“城市更新·文化復興”,圍繞“藝術營城”,用藝術助力城市發展,作品聚焦“重慶美術半島”“非遺與美好生活”“光藝術融合”“繪就中國故事”等主題,將更多的美術元素應用到城市規劃建設中。

  打造文化IP

  為文化繁榮注入鮮活動力

  “開放的六月”自2005年開始開展,已經成為重慶一個重要的藝術節日和文化事件。從2018年開始,“開放的六月”開啟了重慶藝術大市場,為社會提供了一個藝術品交易的資源平臺,助推了重慶文化産業發展。

  四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唐青陽稱,接下來,川美將繼續秉承“面向大眾的學術、面向社會的研究、面向生活的藝術”教學和創作理念,推出更多滿足公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産品和文化藝術普及活動,拓展藝術院校服務社會文化的空間,把“開放的六月”這個重慶文化建設的標誌性品牌,進一步融入重慶的城市血脈,植入重慶元素;進一步發揮藝術院校的引領優勢和藝術輻射力,在傳統文化的傳承、重慶形象的傳播、城市規劃和品質提升、公共文化體係建設、藝術産品提供、社會美育實踐以及鄉村振興等領域積極發揮作用,以文藝引領風尚,助推重慶文化繁榮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778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