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地鐵”式高鐵從深山駛來
2022年06月21日 09: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6月21日電(記者陳青冰)暗、明、暗、明,新開通的鄭渝高鐵線上,一輛列車穿梭在三峽庫區的蒼翠群山間,其身影大部分時間都隱于山體的隧道內,偶爾車體出現在山間,剎那間又隱于隧道。

  車廂內,首發列車司機李寧雲,熟練地控制著制動和牽引設備,眼睛直視前方,不斷關注著周圍動態。

  隨著鄭渝高鐵開通,重慶到北京、鄭州最快只需6小時46分、4小時23分。這樣快速便捷的背後,卻是難以想像的險峻地形。

  鄭萬鐵路重慶段(萬州北至巫山段)僅隧道佔比便高達92%,被稱為“地鐵式”高鐵。即使隱于隧道內,這趟首發列車仍然在不斷“爬坡”“下坎”,順著山脈,起起伏伏。

大寧河雙線特大橋。 受訪者供圖

  “鄭渝高鐵的駕駛感受不同于以往,它光線‘更暗’,地形更‘陡‘,對司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鄭渝高鐵順利通車,他們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實訓,制定了不同型號動車組的操控提示圖,對可能發生的應急情況進行預判,比如隧道內非正常停車後的應急處置、長大上坡道停車後的起動等。

2022年6月20日,鄭渝高鐵首發列車動車組人員正在等待乘客上車。 新華社記者 陳青冰 攝

  正當李寧雲忙著“爬坡上坎”時,車上乘客卻絲毫感受不到起伏,列車內裝滿水的紙杯可以做到滴水不灑。

  除了司機的駕駛技術,軌道的修建技術也是保證鄭渝高鐵平穩行駛的關鍵。

  “復雜的地形不是降低高鐵建設標準的借口。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會嚴格將鐵路的幾何參數誤差控制在0.2毫米以內,這就是為什麼高鐵即使行駛在山區,仍然能夠保持平穩的原因。”渝萬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部部長李開蘭説。

巫山大寧河雙線大橋。受訪者供圖

  對于生長在三峽庫區的李寧雲來説,這次任務也具有非凡的意義。

  31歲的李寧雲小時候在雲陽長大,如今在萬州定居。他還記得,坐大巴去重慶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沿途均是險峻的盤山公路,一路上晃得人昏昏沉沉。

  在公路之前,一條條人力開鑿的出村“天路”曾在這裏誕生,蜿蜒蔓延,狹窄險峻,寄托著一代代人走出大山的希望。

  而如今,一條高速鐵路鋪設在渝東北三峽庫區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交通變化。巫山、奉節、雲陽3個地方首次迎來鐵路。

  李寧雲還會在沿途中路過雲陽縣黃石鎮,這是他舅舅的老家,也是如今雲陽站所在的地方。

位于重慶市雲陽縣黃石鎮的雲陽站。 中鐵八局 供圖

  “生長在三峽庫區的我,看到高鐵到來的這一天很激動。我為家鄉的發展感到自豪,同時也希望我駕駛的列車,可以帶著更多的人來到家鄉,把家鄉的人帶到更遠的地方。”李寧雲説。

  鄭渝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繫中原、華中和西南地區的快捷高速通道,對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戰略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編輯: 陶玉蓮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76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