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3點28分,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40余名幹部職工相約來到站&,以合影的形式,與他們曾經揮灑汗水、朝夕相處的重慶火車站告別。“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轉面/要走一刻/請不必諸多眷戀……”此時,這首歌詞最能表達這些鐵路兒女的心情。禾黎 攝/視覺重慶
1980年的菜園壩火車站。(本報資料圖片)陳正明 攝/視覺重慶
6月19日22時左右,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站&的燈光熄滅,菜園壩火車站與大家暫時告別。
6月19日,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旅客們提着大包小包陸續進站。
6月19日,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旅客們有序上車。
6月19日,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在眾多市民的關注下,重慶至哈爾濱西的K1064次列車緩緩駛出站&。
6月19日,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車上的旅客打量着車廂。
6月19日21時36分,重慶至哈爾濱西的K1064次列車緩緩駛出站&,這是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送走的最後一班客運列車。6月20日起,菜園壩火車站停止辦理客運業務,這意味着陪伴重慶人70年的重慶站暫別歷史舞&。根據相關規劃,重慶站將於今年內啟動改擴建。完成改擴建後,重慶站將與菜園壩地區一同成為集大型交通樞紐、都市旅游集散地、母城文化地標於一體的城市“新名片”。
新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起點 無數年輕人夢開始的地方
70年前的1952年,列車的汽笛開始有規律地在菜園壩的上空響起。這一年的7月1日,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全線通車,被重慶人稱作“菜園壩火車站”的重慶站亦建成啟用。從此,它成為成渝鐵路的起點站。
菜園壩火車站投入使用後,承擔了成渝鐵路客貨運的主力,沿線豐富的人流和特産源源不斷地運往祖國各地,促進鐵路沿線經濟飛速發展。特別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菜園壩又陸續修建了長途車站和公交站點,成為重慶最早的綜合交通樞紐,渝中母城最熱鬧的地方。
1992年,完成改擴建的菜園壩火車站,原本只能容納1000人的候車室,變成了可容納10000人的候車大廳,繁榮盛況空前。
“菜園壩可以説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重慶最熱鬧的地方。”市民老陳在渝中生活了30年,他親歷了菜園壩最繁華時的景象,“每到春運必人山人海,一票難求。”
1983年進入重慶站工作的張斌,擔任過車站客運員、售票員、售票值班員、客運值班站長。回憶起上世紀九十年代賣票的情景,他仍記憶猶新:“春運、暑運24個窗口全開,還增設了10個臨時售票點,隊伍依舊排到廣場外面。那時候早上來上班時,廣場上全是通宵排隊買票的人,擠都擠不進來。”
“我在車站不曉得熬過好多次通宵。”43歲的羅浩從1996年開始到廣州打工。因為老家在江津,他每次春節坐火車離開都提前一天從家裏出發,到了重慶就在菜園壩火車站候車大廳睡覺,“那時候沒有什麼錢嘛,就想著節約一點,‘將就’一下。”
羅浩還有收藏火車票的習慣,自己用過的火車票大概有200多張,這些票都是菜園壩火車站出發或到達的。19日10時05分,他從菜園壩火車站乘坐5612次列車回江津,“這是我夢開始的地方,我要好好跟它告別。”
從菜園壩出發打工、上學……這裡是無數年輕人夢開始的地方,同樣也是迎接他們回家,燈火可親的港灣。
歷經多次改擴建 與成渝高鐵客運專線擦肩而過
從1989年到1999年,10年時間,菜園壩火車站進行了多次改擴建,到2005年,其年運送旅客近千萬人次,累計運送旅客2億餘人次。2006年,位於龍頭寺的重慶北站建成使用;2007年4月,鐵路調整運行圖,重慶走渝懷、遂渝方向的列車改到重慶北站始發終到,一些襄渝方向的列車也陸續改到重慶北站,菜園壩火車站到發的列車逐漸減少。
不再繁忙的菜園壩火車站何去何從,那段時間頗有爭議。直到2010年,國家發改委明確批准:菜園壩火車站作為成渝高鐵重要過站式樞紐,納入改建車站範圍。
為迎接成渝高鐵客運專線的停靠,2011年,菜園壩火車站開始按照新藍圖重建。根據當時的設計規劃,站場主體是一棟上部鏤空、類似銅錢的圓形建築。整個建築分為兩層,其規模幾乎將當時的廣場全覆蓋。由於施工難度過大,2013年建設方案進入調整期,並擱置下來,以至於錯過2015年成渝高鐵客運專線的建成通車,重慶的停靠站最終改為重慶北站。
概念設計方案完成全球徵集 重慶站將實現華麗蛻變
重慶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啟動建設重慶站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工程相關工作,樞紐指揮部正在統籌推進初步設計,積極爭取市級相關部門支持,並儘早確定站場標高、配套樞紐和市政道路平面布局和標高,穩定設計邊界條件。
目前重慶站站房及配套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概念設計方案完成全球徵集,按照國家發改委、國鐵集團和市政府相關批復,圍繞打造國家綜合性鐵路樞紐目標,重慶站力爭10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及審查,12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批復,年內將啟動建設。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記者龍帆、崔力攝/視覺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