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成渝鐵路與鄭渝高鐵相隔70年的“對話”

  鄭渝高鐵梅溪河雙線特大橋鋼拱合龍。(資料圖片)成都鐵路局供圖

  四川省資陽市忠義鎮,列車行駛在成渝鐵路王二溪橋上。王二溪橋曾經是全國最長的鐵路石拱橋。(攝於2019年6月27日)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今日,萬眾期待的鄭渝高鐵正式開通。

  此時,距1952年建成通車的新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過去整整70年。

  70年裏,從時速四五十公里的普速鐵路,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中國鐵路建設實現了大跨越,中國高鐵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這一段波瀾壯闊的鐵路發展史,可以濃縮在一場鄭渝高鐵與成渝鐵路跨越時空的“對話”裏。

  成渝鐵路 水泥一度靠進口,根本不敢敞開用

  鄭渝高鐵 一座彭溪河大橋就耗費2萬噸水泥

  不到10秒!鄭渝高鐵彭溪河多線特大橋上,列車疾馳而過。

  長江支流彭溪河上方,大橋凌空而起、橫亙東西,在藍天白雲映照下蔚為壯觀。

  地處雲陽的彭溪河多線特大橋,一端連接着鄭渝高鐵雲陽站,另一端連接着鄭渝高鐵萬州人和隧道。它不僅有全線最大的鋼圍堰——相當於10多層樓高、重量超過2000噸,也有國內高鐵第一深水樁——深入河床下55米。

  這座大橋為啥這樣厲害?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鄭渝高鐵重慶段土建9標項目一分部副總工彭楊品&&,主要靠一身“鋼筋鐵骨”——大橋共耗費了1.8萬噸鋼材和2萬噸水泥!

  鋼材和混凝土是如今鐵路建設尤其是架橋、建隧的主要材料。但70年前修建成渝鐵路時,水泥還是稀罕物,一度靠進口,又被稱為“洋灰”。那時候,重慶的水泥大多來自上海、武漢等地,需要用船通過長江運來。

  為確保成渝鐵路的水泥供應,一方面,相關部門通過航運向長江中下游地區採購;另一方面,恢復重慶水泥廠生産。

  重慶水泥廠成立於1936年,位於南岸瑪瑙溪,曾是西南地區第一家水泥廠,在解放前已經停産。恢復生産後,這家水泥廠生産的産品專供成渝鐵路,從進料到出廠運輸都有專人監管。幾年下來,重慶水泥廠為成渝鐵路提供了5萬噸水泥,還因此獲得嘉獎。

  不過,由於供給有限,水泥根本不敢敞開用,修建成渝鐵路還需要就地開採石料作為水泥的替代品。這條鐵路全線新建28座隧道,邊墻全部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整條鐵路橋涵石砌工程佔60%以上,混凝土只佔8.6%,全線共有石拱橋827座。

  成渝鐵路 舉着纖藤桿當火把,手握鋼釬一點一點砸

  鄭渝高鐵 智能三臂鑿岩&車自動鑽鑿布設炮眼

  “天不亮,軍號已在山谷裏回蕩。沒有燈,就舉着淋了桐油的纖藤桿當火把;沒有機械,就手握鋼釬一點一點砸……”成渝鐵路建設者孫貽蓀,在日記裏這樣描述當年修建成渝鐵路時的勞動場景。

  孫貽蓀告訴記者,由於缺技術、少設備,為了提高效率、節省勞力、減少工具磨損,炸藥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材料。

  不過,那時候炸藥同樣是稀缺物,只有遇到大石頭,或者地勢容不下人工開掘時才使用。住在附近的小孩們每當聽説工地要放炮,就會相約去看熱鬧,感覺比過年都起勁。

  為了用盡量少的炸藥修出更多的路,建設者們還想出了不少新招。例如,單人鋼釬衝眼法,將爆破時的衝炮眼工效提高了兩倍多;壓引放炮法,能節約大量炸藥等。

  儘管如此,人工開掘炮眼以及引爆等環節,都容易造成傷亡。即便在不使用炸藥的環節,隧道塌方、滲水等帶來的風險也很大。據《成渝鐵路工程總結》記載,茅店子隧道支撐墜石、柏樹坳隧道天棚掉石等都曾造成工人死傷。僅柏樹坳等14座隧道的建設,因公死亡的就有15人,重傷69人。

  成渝鐵路的建設者們或許很難想象,70年後通車的鄭渝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可以使用機械手臂來開炮眼、填炸藥。

  中鐵隧道局負責小三峽隧道施工的土木總工朱建國介紹,他們所在的項目定制了兩台智能三臂鑿岩&車。這種施工機械有三條長臂,根據遇到的地質情況自動伸縮,定位精準,後方指哪就在哪布設炮眼。3個小時它就能在約200平方米的撐子面上,自動鑽鑿出一排排分佈均勻、線行平順的炮眼,還能在炮眼上安裝均勻等量的炸藥。

  在小三峽隧道施工中,除了智能三臂鑿岩&車這樣的先進設備,還有濕噴機組、液壓自行移動仰拱棧橋、自動澆築模板&車、整體移動式溝槽&車、半自動噴霧養護&架等。依靠這些設備,施工現場可滿足10余條作業線同時掘進,從而使該隧道提前一年貫通。

  用設備替代人,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時,把傷亡也降到了零。

  成渝鐵路 遇自然地貌阻隔,就把線路沿山坡盤旋而上

  鄭渝高鐵 裁彎取直,基本上遇山挖洞、遇水架橋

  鄭渝高鐵襄萬段九成以上是橋隧,全線新建橋梁91座、隧道57座。橋梁中,梅溪河大橋、大寧河特大橋在時速350公里的無砟軌道高速鐵路設計方面創下了行業之最。小三峽隧道為目前亞洲最長高鐵隧道。而成渝鐵路的橋隧,長度短、跨度小,最長的一座隧道也僅有622米。

  同樣面臨自然地貌的阻隔,鄭渝高鐵的解決方式是裁彎取直,基本上遇山挖洞、遇水架橋,造就了令人震驚的橋隧比。而成渝鐵路的解決方式,只能是修建“展線”,即線路沿山坡盤旋而上。

  成渝鐵路之後,新中國修建的其他鐵路也大量採用“展線”。以寶成鐵路觀音山“展線”為例,鐵路進入秦嶺山區後沿清姜河盤旋迂迴,楊家灣站後就以3個馬蹄形和1個螺旋形的迂迴“展線”上升,線路層疊3層,高度相差800多米。

  從70年前的“展線”到如今遇山挖洞、遇水架橋,背後是國家財力的增強和築路技術的飛躍。如鄭渝高鐵第三長隧——約13.5公里的奉節隧道,就是攻堅和創新的典型。

  負責該項目的中鐵十六局鄭渝高鐵6標項目部總工程師劉劍華,用“見風成粉、遇水成泥”形容奉節隧道破碎的地質。“我們簡直就像是在豆腐裏挖洞。”他説。

  2017年7月,奉節隧道開挖推進約30米,監測人員發現隧道撐子面初襯出現混凝土破裂、掉塊,鋼拱架屈曲變形呈“Z”狀。隨着隧道掘進,洞頂地表開裂寬度最大達20厘米,隧道洞內拱頂及邊墻出現大變形,最大沉降量達70厘米。

  為解決這一難題,劉劍華和同事們探索出一套“Vc型支護+可升縮性拱架+兩台階四步工法+臨時仰拱”等組合施工法,此舉相當於在“豆腐”裏布設三排可升縮性拱架,增加隧道受力和彈力,同時增加支護密度,將之前的整個工作面由一次開挖變成九宮格開挖,這樣解決了大變形的脫皮開裂掉塊問題。

  用可控可變的圍襯在“豆腐”裏支起一個空間,這種方法不但確保了施工安全,還讓工期縮短了3個月。

  成渝鐵路 人工鋪軌,幾十個人唱着號子抬着鋼軌前行

  鄭渝高鐵 鋪軌機把鋼軌輕鬆吊出來,準確落在路基上

  在鄭渝高鐵萬州存車場,一條條筆直的鋼軌伸向遠方。這裡被稱為“動車旅館”,為鄭渝高鐵動車提供臨時停放、檢查維修、應急救援等保障服務。

  中鐵十一局鄭渝高鐵重慶段土建9標常務副經理杜駒告訴記者,鄭渝高鐵平均每公里鋪設的鋼軌重達122噸,僅萬州到巫山段約380公里,就用了近5萬噸鋼軌。

  為讓高鐵運行更加平順,這些鋼軌在現場安裝完畢後,還需要另一道工序——焊接,即把鋼軌焊成一體,不留間隙,列車車輪通過時不再有綠皮火車的“咣當咣當”聲。

  時光回溯到70年前,當初啟動成渝鐵路建設時,中國還不能生産出一寸鋼軌。

  位於重鋼原廠區的重慶工業博物館有一個鎮館之寶——8000馬力蒸汽機。這&軋製出新中國第一根鋼軌的蒸汽機,由上世紀初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張之洞從英國購入。在抗日戰爭時期從宜昌轉運至重慶途中,因船隊遭轟炸,蒸汽機上的重要部件飛輪曲拐軸沉入江底,這&蒸汽機一度被閒置在大渡口長江邊。

  修建成渝鐵路時,為解決鋼軌問題,重慶101鋼鐵廠技術員和老工人集思廣益,並邀請重工業部推薦的專家前來“會診”。經過努力,到1950年9月初,新中國第一根12.5米長的鋼軌終於軋製成功。

  時至今日,中國年産鋼已突破10億噸,連續20多年鋼産量世界第一,並建成了全球産業鏈最完備、規模最大的鋼鐵産業體系。

  生産鋼軌難,鋪鋼軌同樣不易。孫貽蓀回憶,當時主要採用人力馱運。為了協同步伐,幾十個人需要唱着號子前行,肩上、背上都勒出深深的印痕。固定鋼軌需要掄起大錘,一錘一錘地敲鉚釘,即便是寒冬臘月,工人們也會累得滿頭大汗。

  在成渝鐵路建設者眼中,如今鄭渝高鐵鋼軌的鋪設,可以用不可思議來形容——鋪軌機裝載着鉚合了軌枕的鋼軌,沿着路基伸出長長的桁架,相當於現場搭建了一個龍門吊,鋼軌被吊出來,準確地落在路基上。

  鄭渝高鐵還首創“走單線鋪雙線”的跨線鋪軌技術。即第一條鐵路線鋪設完畢後,鋪軌機不需要調頭回到車站,而是直接對鄰線進行鋼軌鋪設,導向裝置可以對長鋼軌進行自動導向,時間節省約40%,項目節約綜合成本約182萬元。

  數讀>>>

  鄭渝高鐵襄萬段建設難度和技術創新

  350公里

  襄陽東至萬州北段全長434公里,按上限標準時速350公里設計

  98%

  襄萬段橋隧比高達98%

  33處

  襄萬段重慶境內沿線涉及或鄰近重要環境敏感區共33處,包含11處自然保護區、5處風景名勝區、9處森林公園、2處地質公園、6處水源保護區

  18.9公里

  巫山小三峽隧道全長約18.9公里,是亞洲最長的時速350公里單洞雙線高鐵隧道

  16.57公里

  巫山隧道全長16.57公里,為鄭渝高鐵重慶段第二長隧,採用了13項新工藝和新工法

  340米

  奉節梅溪河大橋全長688.3米,主跨340米,最大高差為200米,為國內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最大跨度無砟軌道上承式拱橋。大橋施工取得國內專利30項、海外專利2項

  282米

  巫山大寧河特大橋全長372米,主跨282米,為國內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最大跨度無砟軌道中承式拱橋,首次在鐵路大跨度中承式拱橋中採用“大直徑斜樁+豎直樁”的基礎形式,顯著減小拱座基礎的開挖量

  200米

  雲陽彭溪河多線特大橋主跨為200米的連續剛構—拱橋,主墩基礎採用鋼吊箱圍堰施工,為鄭渝高鐵最大規模圍堰

  4成果

  襄萬段重慶境內施工探索出4方面成果:庫區複雜地形下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大跨上承式提籃拱橋建造關鍵技術;庫區橋梁通航防撞技術;大跨度順層地質偏壓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技術;峽谷地區渣場選址對防洪及周邊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記者楊永芹整理)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75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