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潼南檸檬種苗繁育中心,網絡主播們現場“帶貨”,為川渝兩地優質農産品助力。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6月16日,2022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成果推介會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行,來自川渝兩地的9個農業科研院所、12家涉農重點企業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新品種316個、實物産品169款、新技術16項,旨在加速新優科技成果在成渝地區示範與推廣應用,賦能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
據介紹,本次推介會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重慶市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潼南區政府聯合承辦,主題為“專家田間曬成果,農民雲端選技術——科技賦能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來自川渝兩地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及企業代表100多人匯聚在田間地頭,與廣大農業從業者相會在網絡雲端,共商科技合作,共謀“三農”發展。
推介會上,30余名農業科技工作者走進田間地頭,接受網絡視頻直播主持人訪問,向廣大農民朋友推薦蔬菜、玉米等高品質、好價錢的新品種,並就農民朋友關心的問題答疑釋惑,引起川渝兩地農業從業者的積極參與和廣泛關注。
“這個高營養甜糯玉米香甜可口、皮薄化渣,像‘渝糯990’‘科花糯828’等都是我們的特色新品種,有些品種還含有較高的花青素、葉酸、硒等營養元素,好吃慘了!”在潼南區柏梓鎮的推介會開幕式現場,重慶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正高級農藝師張丕輝不僅在直播鏡頭前賣力地推介,還熱情邀請現場觀眾試吃。
在潼南區太安鎮罐壩村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帶貨”場面更是熱火朝天。
“你們看,這個朝天椒雜交新品種‘艷椒425’和‘艷椒465’,都是很多火鍋底料的‘秘密武器’,如今不僅在川渝兩地大面積種植,還在內蒙古、新疆都有推廣種植。”重慶市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辣椒室主任黃啟中笑着説。
“專家在田間曬成果,曬什麼?那就是曬我們的原創性硬核技術、黑科技,曬那些在田間地頭適宜適用,能給種植戶帶來效益的‘爆款’成果!”市農科院副院長劉劍飛&&。
這邊話音剛落,那邊話音又起。“我們選育的‘川紅1號’‘川粉紅1號’兩個番茄新品種,肉質沙,果實風味酸甜,耐低溫和乾旱能力強,抗病性好,平均畝産達2.2萬斤!”四川省農科院副院長張雄介紹,為了此次推介會,他們圍繞重慶、遂寧、綿陽等地的農業主導産業和優勢特色産業,遴選出了100項有代表性的農業科技成果進行展示。
除了新成果新産品展示、田間展示以外,當天還舉辦了學術交流活動。據了解,2020年11月,四川省農科院和重慶市農科院聯合川渝兩地123家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和各類農業生産經營主體,發起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先後聯合實施科研項目40多項,在川渝30多個市區縣開展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首席記者 張亦築 實習生 冉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