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石漠化土地近五年減少逾三成 減少面積超20萬公頃
2022年06月16日 17:08 來源: 新華網

重慶市巫山縣曲尺鄉石漠化土地上“長出”脆李産業,美了環境,富了百姓。新華網 耿駿宇 攝(資料圖)

  新華網重慶6月16日電(陳雨)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來自重慶市林業局的數據顯示,根據最新石漠化監測初步結果,重慶石漠化土地近五年減少逾三成,減少面積超20萬公頃。

  石漠化是岩溶地區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嚴重制約着地區經濟發展。重慶是全國8個石漠化嚴重發生地區之一。為治理石漠化,重慶市林業局和37個岩溶區縣均成立了調查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技術培訓,統籌落實調查經費1500余萬元。岩溶區縣成立37支專業調查隊伍,近300名專業調查人員參與調查工作。

  在石漠化治理中,重慶因地制宜探索出多種造林模式,積極發展乾果、香料、中藥材、水果種植業基地及森林旅游業,助推武陵山區、秦巴山區成片脫貧增收。

  武隆區大力發展甜柿、脆桃、筍竹、豬腰棗等極具地方特色且經濟效益突出的經濟林,規模已超5萬畝;巫山縣進一步擴展脆李的種植面積,建成脆李基地30萬畝;秀山縣發展金銀花産業,目前種植規模已超過21.3萬畝,鮮花産量近4.5萬噸,産值超過8億元……當前,一大批特色種植業基地從以前完全裸露的石頭山“長”出來,讓三峽庫區的石漠化土地披上了“綠裝”。

  重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已發展油茶、花椒、核桃、筍竹等特色經濟林20多萬公頃,創建全國森林旅游示範區縣6個、國家森林鄉村156個、綠色示範村1570個,石漠化綜合治理帶動了農林産業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十三五”時期以來,重慶累計完成營造林超3596萬畝,其中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國土綠化提升行動、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營造林達2395萬畝,治理岩溶土地面積超960萬畝。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4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