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1年重慶空氣優良天數326天 長江重慶段水質為優

  6月2日,《2021重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正式發布。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吳盛海介紹,2021年,我市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改造1890公里城鎮污水管網,完成2000多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措施

  吳盛海介紹,碧水保衛戰方面,我市嚴格落實市級總河長令,完成2座、新開工6座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新改擴建11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完成243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改造,建設改造1890公里城鎮污水管網,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8%以上;開展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實施打擊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行動,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27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完成。

  藍天保衛戰方面,我市完成7大類2000多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措施,實施“一區一策”精細管控和空氣品質精準預報,強化聯動治污和區域協作,重點控制交通、工業、揚塵和生活污染,持續開展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動。

  凈土保衛戰方面,我市新(改、擴)建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11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累計建成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1600余座。

  整治農村黑臭水體

  優先整治27條農村黑臭水體,8000余戶約2.4萬群眾受益

  2020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水利部門,排查出全市農村黑臭水體160條,其中80條納入國家監管清單,80條納入市級監管清單。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邦平介紹,按照“到2025年,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的目標要求,我市將農村黑臭水體納入村級河長制管理,將整治完成情況納入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目標考核,組織區縣聯合申報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等,一係列整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比如江津區李市鎮的大肚子河,因場鎮擴建、污水管網配套滯後,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直排河中。李市鎮對河岸居民進行補償拆遷,完善污水管網工程,設置涵洞外截污,同時進行生態補水,又將拆遷後的區域建設成濱河生態景觀公園。目前,大肚子河已呈現出“水清、岸綠、河暢”生態美景。

  王邦平介紹,我市優先整治完成面積較大、明顯發黑發臭、群眾反映強烈的27條農村黑臭水體,消除20余萬平方米農村黑臭水體,8000余戶約2.4萬群眾受益,群眾滿意度測評達99%以上。

  碳市場交易實現量價齊升

  重點排放單位共152家,累計成交量3363萬噸

  重慶作為西部地區唯一試點省市,于2014年6月正式啟動碳市場運作。

  “運作初期,我們以工業企業為控排范圍,共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42家。”吳盛海介紹,近年來,隨著部分重點排放單位“關停並轉”退出和轉入全國碳市場,目前納入重慶地方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共有152家。

  我市通過不斷採取完善制度規范、嚴把數據關口、狠抓履約管理、強化改革創新等有效手段累計實施碳減排工程項目近80個,有力推動全市碳減排工作。重慶碳市場交易也實現了量價齊升,截至2022年4月底,重慶地方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3363.83萬噸,成交金額6.92億元。2021年,重慶碳市場在交易量和交易金額方面均名列7個試點省市前列。

  吳盛海介紹,作為全國試點的地方碳市場,重慶在碳市場交易上進行許多有益的嘗試,比如擴大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與參與主體范圍,探索開展碳質押貸款等金融業務,開展碳普惠活動等,為全國碳市場的運作提供了借鑒。

  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24大類78小類項目免于環評,優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

  作為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6個城市之一,2021年,重慶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24大類78小類項目免于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推動“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套餐上線,應設盡設行政權力事項全部覆蓋;研發全國首個“三線一單”智檢服務係統及“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係統”App,助力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優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去年市生態環境局審批109個項目環評文件共節約481個工作日。

  王邦平介紹,重慶堅持“放管服結合”“分類精準下放”,修訂並發布《重慶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規定(2021年修訂)》,將半導體材料制造等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區縣,把水泥制造等環境影響大的項目環評審批許可權上收;同時加強對區縣生態環境部門下放事項的指導,建立健全下放事項監管長效機制,確保下放的行政權力事項“接得住、管得好”。

  此外,重慶創新舉措服務環評審批,推進我市産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及優化環評分類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特別是優化生物醫藥環境準入管理,對符合條件的生物醫藥特色園區,加快推動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簡化辦理流程,市級重大産業項目享受審批“綠色通道”。

  2022年如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常態化開展生態環境暗查暗訪

  王邦平介紹,2022年,重慶將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抓手,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2022年,我市將重點對水、大氣和噪聲、危險廢物、建設項目和排污許可及自然保護地、核與輻射、自動監控、川渝毗鄰地區、環境安全隱患等領域開展現場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在生態環保督察方面,我市將協調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各項工作,精心組織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及市級生態環保督察整改落實情況專項督察,常態化開展“三江”流域生態環境暗查暗訪。

  我市將聚焦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自然保護地違建整治等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加強係統督辦,嚴格打表推進,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數讀重慶2021生態環境>>>

  ■大氣環境方面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26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為零

  PM10、PM2.5、SO2、NO2、CO和O3六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

  ■水環境方面

  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為優,20個監測斷面水質均為Ⅱ類

  長江支流總體水質為優,122條河流218個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類和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94.5%、5.0%和0.5%

  水質滿足水域功能的斷面佔98.2%

  65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8%以上

  記者 陳維燈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7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