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北碚區生態文明實踐中心的展館內,有一個身穿綠馬甲、長相清秀的年輕講解員,渾身充滿了青年的朝氣與活力,總是樂此不疲地給到來的訪客講講這個、説説那個,既風趣又幽默,大受訪客們的歡迎。
他就是朱勁松,24歲,畢業於西南科技大學,現為北碚區綠青生態環保公益中心項目官員、北碚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生態文明分中心首席講解員。
講解中的朱勁松。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展館的一張“嘴”
對於展館而言,無論是靜態的平板展示,還是動態的多媒體技術,都需要更為直觀易懂、生動有趣的現場講解來讓宣傳工作變得更有效。
而朱勁松作為生態文明實踐中心的講解員正是承擔這一增強實效性的功能,用語言解讀展品的深刻內涵,讓環保理念“聲”入人心。
在他看來,服務於生態文明實踐中心的過程,是雙向成就的過程,中心給了他提升自我、實現價值的&&,同時他也為中心帶來了更多的生氣與活力。“作為一名志願者、講解員,我就是生態文明實踐中心的一張‘嘴’,會不斷為生態文明發聲。”
據朱勁松回憶,有一次一個大學團隊預約將要來參觀,將其作為黨團活動內容,學習感受北碚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作為志願者的他收到通知後,內心既激動又緊張,壓力陡增,因為大學生訪客思維活躍、熱情飽滿、知識儲備多,這意味着講解不僅要有亮點、夠精彩,更需要他做好應對各種各樣“超綱”問題的準備。為此,他刻苦地做了很多的功課,以迎接參觀團隊的到來。參觀的那天,大學生們很快就拋出了連串的深刻問題,“為什麼要建這麼一個場館?”“展示這些內容目的在於什麼?”原本年齡相差無幾的朱勁松當即化身為一名經驗老道的“老師”,對答如流,用專業、細緻的知識講解,解決了他們心中的疑難。“我很榮幸,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這不僅能向大學生們傳遞生態文明知識,還能夠展示出我們展館的良好形象。”朱勁松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學無止境綻芳華,不忘初心促提升。每一次講解、每一次宣傳無疑都是對朱勁松講解水平、知識儲備的挑戰。因此,他苦練內功、虛心求教,將學習內容轉化為能力提升的“養分”,最終培養了過硬的業務能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進取精神,用滿腔熱情書寫了對生態環保的熱愛。
“講解不是流水線工作,每一次都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但不斷補充政策、理念等知識的儲備永遠是不變應萬變的策略。”朱勁松認真地説。
環保的一面“旗”
“知責於心、擔責於身、履責於行”。作為新時代青年,朱勁松高舉生態文明的旗幟,將青春融注在每一片綠色裏。
當展館迎來一群學齡段的孩子,朱勁松大手拉小手,帶着他們徜徉在綠色的海洋裏,認真、耐心地指導他們在手工活動中把廢舊物品變為實用擺件、舊布料變為香囊,為小朋友們上了一堂“入耳”更“入心”的環保課。
作為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志願服務基地的一員,朱勁松認識到志願活動的核心在於志願的生命力,為了讓志願活動也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每一次生態環保活動中他都積極鼓勵參與人員繼續投身於生態環保志願活動,也在各項專門的志願者招募活動上尋找新人、補充新鮮血液,還發掘、引導在生態文明實踐中心訪客裏“隱藏”的有志之士投入志願活動。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
目前,朱勁松已累計接待近2萬人次的公眾訪客,近80個國家級、省市級等參觀調研學習的團隊,輔助開展生態環保宣傳活動31場,深受大家的喜愛。近日,他還獲評2021年度重慶“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記者 劉柳 實習生 王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