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5月3日電(記者周聞韜)4月14日,由6家重慶市級醫院牽頭,25個區縣66家醫院派員共同組建的重慶市援滬醫療隊1567名隊員啟程前往上海,主要承擔患者收治、方艙醫院管理、社區核酸檢測等工作。截至5月2日,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9672人,累計出院3627人。
在這支隊伍裏,有不少青年隊員的身影,他們雖然年輕,但已是醫療隊裏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還有多次逆行出征的“老隊員”。20天來,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態怎麼樣?五四青年節前夕,記者採訪了部分隊員。
希望我們的經歷能幫到大家
此次前往上海,是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第六分隊隊員文熙成第二次離開重慶支援抗疫,2020年初疫情期間,他曾隨隊到湖北孝感支援。在重慶市潼南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日常工作期間,文熙成也曾被抽調參加處置市內本土疫情。正因有多次逆行出征的經歷,一聽説要選派人員支援上海的消息,這名“85後”青年很快便報了名。
文熙成告訴記者,抵達上海後,自己在松江區一號方艙醫院工作,院內設置了近1800張床位,他和同事們分成6班,按每班4個小時,身着全套防護裝備輪流進入方艙參與救治。

圖為文熙成(中)在方艙醫院內。(受訪者供圖)
方艙內收治的患者以中青年人為主,且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者,文熙成説,和兩年前支援孝感相比,應對更為從容,但面對的任務更繁瑣,加之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較強,院感防護尤為關鍵。文熙成和同事們時常交流防疫經歷,探討兼顧救治患者和防疫安全的最優解。
面對變異毒株,有部分患者感到恐慌,也有年輕隊員一度出現焦慮情緒,文熙成便和“老隊員”們通過線上討論等方式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舒緩情緒。“希望我們的經歷能幫到大家,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現在團隊的凝聚力很強,隊員們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患者們的情況也比較平穩。” 文熙成説。
把患者視作我們的家人
在上海松江區三號方艙醫院工作期間,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第三醫療分隊“85後”隊員李帆輾轉於護理、綜合協調、物資管理等多個崗位,目前她擔任院長助理,協助統籌救治服務等工作。
三號方艙醫院最高峰時收治了1800多名患者,現已降至約1100人。李帆説,為了豐富患者們的日常生活,給大家多一些溫馨體驗,醫務人員克服困難,想盡一切辦法籌備了各種活動。
得知8名在院患者生日臨近,李帆和同事們積極協調,精心安排了一場集體生日活動。4月29日晚,定制的生日蛋糕準時送達,大家齊唱生日快樂歌,鼓勵彼此堅定信心、早日康復。

圖為8名患者在方艙醫院內度過集體生日。(受訪者供圖)
設置心願角、組織成立青年志願者團隊、開展運動操教學,方艙內的生活日漸豐富起來,醫患相處也更加融洽。“目前已經收到了幾十封感謝信,我們將繼續把患者視作家人,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大家都能平安出艙。”李帆説。
除了是醫療隊員,她還有另一個身份
進入上海松江區二號方艙醫院工作後不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護師何歡多了一個身份——重慶市援滬醫療隊第四醫療分隊臨時團支部書記。
“擔任團支部書記,意味着既要服務好患者,又要成為隊員們的貼心人,多替他們着想,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出生於1996年的何歡説。

圖為何歡(中)在方艙醫院內。(受訪者供圖)
在第四醫療分隊,每個小組均設置有小組長,定期關心詢問隊員的身體心理狀況:休息得好不好?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是否需要添加衣物?及時為大家排憂解難。
團支部設置除1名書記外,還有1名副書記和3名支委,五四青年節臨近,何歡組織大家召開了一次線上會議,策劃舉辦一場我與團旗合影的活動,目前正發動隊員們積極參與。
“我想,方艙裏的青年節更加值得記住,我們計劃將合影製作成一份電子合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營造一種更加輕鬆的工作氛圍。”何歡説。(參與采寫:李太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