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毛相林故事登上央視《故事裏的中國》

    4月24日晚8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原創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裏的中國》,講述了建黨百年之際入選“100位重要英雄模范名單”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的故事。“這次上央視,下莊又出名了。”毛相林説,“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整個下莊的榮譽。”

  下莊村四面絕壁,從山頂向下的垂直高度懸差1100米,被稱為“天坑村”。1997年,接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村民,耗時7年,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了8公里的出村路。路通了,他又積極發展産業,帶領村民擺脫貧困,走上鄉村振興的康莊路。去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毛相林從習近平總書記手裏接過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獎章、證書和獎牌。

  “如今的下莊喲,變化大喲,大路朝天,好開闊,柑橘西瓜和脆李,又香又甜沒話説……”節目中,因故沒能去北京現場的毛相林,帶著鄉親們站在下莊天路消費幫扶館內,與央視主持人撒貝南視頻連線,現場唱起了下莊人自創的山歌,還不忘隔空推薦下莊的農特産品。

  北京演播室內,幾位下莊村民從後臺搬來榨汁機,將從下莊帶來的柑橘榨成果汁,邀請主持人和觀眾品嘗。

  “男女老少抓著懸崖上的繩索、藤子,幾乎懸在半空蕩來蕩去,一些村民手腳並用把小炸口裏的石頭往山下丟,清出來一些立足之地,就這樣把公路往前一寸一寸地推進。”節目中,曾寫下新聞報道《下莊人:用生命挑戰懸崖》的原萬州日報社駐巫山記者站站長侯長青哽咽著回憶。

  當晚,節目還邀請到原下莊村駐村幹部方四財,以及下莊村村民代表,從不同維度講述毛相林的“愚公”精神,並通過穿插戲劇表演,多角度還原了毛相林與鄉親們戰天鬥地、擺脫貧困的艱辛。

  毛相林是新時代黨員幹部的“一面旗幟”。節目播出時,我市很多黨員幹部和群眾自發收看了節目,感受下莊精神的力量。

  “不等不靠、苦幹實幹。重溫毛相林的故事不僅是精神上的洗禮,更是行動上的鞭策。”市退耕還林管理中心副主任方文感慨。作為市裏選派到巫山縣雙龍鎮的産業指導組成員,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當地産業發展。“毛相林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繼續向他看齊,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轉化到田間地頭,推動雙龍鎮的鄉村振興。”

  當看到電視裏,毛相林的飾演者揮舞著拳頭喊“讓大家都能得到幸福”時,榮昌區吳家鎮雙流村第一書記楊媚的眼眶濕潤了。大學畢業後,她義無反顧回到農村,從大學生村官做起,帶領村民們發展蔬菜産業,硬是在土堆堆裏刨出了金娃娃。這幾年,隨著雙流村蔬菜産業的不斷壯大,楊媚又將目光投向了蔬菜制種,不斷延伸産業鏈條,“毛支書教會我,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站在新的起點,我還要繼續埋頭苦幹,把雙流村建設得更加富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用一生兌現承諾,用行動踐行了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的精神令人感動。”收看完節目,墊江縣白家鎮黨委書記夏仲權難掩激動,“我們正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吸引本村、本土人才回鄉發展,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通過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天塹變通途,荒山變果林……熒幕上,一幕幕下莊村的前後對比畫面,讓石柱縣橋頭鎮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副隊長葉林倍感震撼。“立下‘軍令狀’,破開‘攔路石’,山鄉巨變書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鬥歌。”葉林説,當前正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實現鄉村振興、走向共同富裕,是駐鄉駐村幹部的職責與擔當,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他將學習毛相林“愚公移山”的修路精神,為鄉村發展鑿出一條幸福康莊大道。(記者 左黎韻)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59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