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臭水溝蝶變水清岸綠大公園 苦竹溪畔搬走的居民搬回來了

4月7日,南岸區通江大道旁的苦竹溪,市民在步道上鍛煉身體。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4月8日,南岸區同景國際小區外,59歲的保潔員趙承品搖著一艘清漂船,在苦竹溪上打撈漂浮的樹葉。

  溪水清澈、水草搖曳。不遠處一塊露出水面的石頭上,一只烏龜正懶洋洋地沐浴著春光。

  “環境好了,小動物越來越多,也不怕人。”趙承品搖著清漂船駛近,烏龜卻並不在意。

  很難想像,苦竹溪一度是另外一番景象:兩岸遍布菜地、堆滿垃圾、河水發黑發臭,了無生機。

  變化,始于5年前南岸區啟動的苦竹溪及其支流環境綜合整治項目。

  綜合整治成大公園

  苦竹溪又名長生河,為長江一級支流,發源于巴南區鹿角場,由南向北縱貫茶園地區,在廣陽灣匯入長江。苦竹溪全長29公里,其中幹流苦竹溪長18.5公里,支流梨子園河長7.5公里、跳蹬河長3公里。

  “苦竹溪沿岸既有居住區,又有工業區。”南岸區長生河綜合整治辦公室主任孫懌飏介紹,由于長期受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染影響,苦竹溪河水水質逐漸惡化成為臭水河,住在附近的市民夏天甚至不敢開窗。

  苦竹溪綜合整治迫在眉睫,孫懌飏和同事們擔負起了重任。

  “那真是苦!”憶及當年,孫懌飏苦笑,“工作一天,全身又臟又臭,都不好意思回家。”

  2019年夏天,整治工程進入攻堅階段,孫懌飏和同事們連續40多天堅守工地,“每個人都曬脫了幾層皮。河邊蚊子又多,咬得人全身都是包。”

  “其實,群眾的不理解才讓人難受。”孫懌飏記得,2018年底,因綜合整治過程中要清除周邊居民侵佔河道種植的蔬菜,工地甚至被人堵了大門,“我們只有耐心給群眾解釋、做工作,爭取他們的配合和支援。”

  在實施截污納管、生態清淤、雨水調蓄、植物凈化等一係列整治措施後,今年初,苦竹溪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示范段以一個大公園的全新面貌展示在人們眼前。

  “我們在致力于水質提升、還原自然清澈水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多種護岸形式的組合運用,還原自然生態的河道岸線。”孫懌飏介紹,苦竹溪綜合整治示范段完成污水排口治理9個,新建污水管道445米,清淤8萬余平方米,新建雨水濕地1.3萬平方米,栽植水生植物9萬平方米,種植生態功能性植物20余種,建成生態護岸1.8公里,徹底消除了黑臭水體,同時建成一、二級園路9公里,親水棧道2公里,觀景平臺2300平方米。

  “小夥伴”越來越多

  全長3.6公里的苦竹溪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示范段,如今有4名保潔員。趙承品是其中之一,“我們的職責就是清漂、清理沿岸垃圾,保證水清岸潔。”

  趙承品一天多的時候要清理超50公斤水面漂浮物和岸上垃圾,“來耍的人多,垃圾也就多一些。下大雨的話,樹葉子、枯枝也掉得多。”

  風裏來雨裏去,趙承品和同事們用自己的辛苦維護著苦竹溪的美麗,苦竹溪也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回報人們。

  “小動物越來越多了,有很多鳥兒我連名字都叫不出。”趙承品説,有些鳥兒甚至會大膽地停留在清漂船上,就像“小夥伴”一樣,陪他一起工作。

  去年9月份,趙承品在苦竹溪畔的濕地植物裏,發現了好幾窩鳥蛋,“白的、黃的都有,我也不曉得是哪種鳥兒的蛋,但我曉得要保護它們。”

  于是,在此後的好幾天裏,趙承品清漂時都盡量保護好鳥窩周邊的環境,也叮囑遊人和其他的保潔員不要驚擾到它們。

  十幾天後,趙承品欣喜地發現水面上多出了好幾群幼鳥,“看到這些小夥伴,挺開心。”

  苦竹溪生態調節壩下,趙承品搖著清漂船,幾只黑灰色的水鳥在船旁盤旋。

  “生態調節壩具有景觀、防洪、衝沙、保證水質等多重作用。”孫懌飏介紹,生態調節壩立壩時能抬高河道水位,在壩上形成潺潺流水,拓寬上游河道水面,為水景觀和水生態打造創造條件;遇暴雨洪水時,可調整閘壩開度,控制上游河道水位,降低洪水水位,減少岸坡淹沒,降低運維成本;通過有計劃的開閘放水,可利用河道水動力條件進行河道衝淤,減小河道淤積造成水質惡化。

  居民休閒好去處

  “早上要來走一轉,下午再逛一圈,還要拍照片、拍視頻發朋友圈。”52歲的市民楊雪梅住在苦竹溪畔,説起這個大公園讚不絕口。

  不過,她卻曾因苦竹溪的黑臭而搬過家。

  5年前,楊雪梅住進了現在這個小區,只住了半年。她説:“那時河水又黑又臭,蚊子蒼蠅到處都是,河邊到處是垃圾,想出去走一下都沒地方下腳。住了一陣,幹脆搬走了。”

  聽説苦竹溪在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楊雪梅又搬了回來,“可以説,我是看著苦竹溪一天一天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如今的苦竹溪,水清岸綠、飛鳥翱翔、魚翔淺底,垃圾被清運了,河水慢慢變清,野生動物越來越多……連苦竹溪旁一條不知名的小河溝,也變成了美麗的疊水公園。

  曾經讓周邊居民苦惱不已的苦竹溪,已成為人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接下來,南岸區將啟動苦竹溪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計劃整治河道19.3公里,包括苦竹溪幹流7.3公里,支流梨子園河7.3公里、跳蹬河3.2公里、杉樹灣支溝1公里、鯉魚池支溝0.5公里,治理范圍為河道及兩岸綠地,面積約86萬平方米。”孫懌飏介紹,整治內容主要包含水環境治理、水岸生態修復、市政公用、智慧河谷、周邊可利用地塊開發及産業引入等,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55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