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推進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視頻會議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4月12日電(王龍博)據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日前舉行的推進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為營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社會氛圍,提高政府公信力,重慶市制定&&19條工作措施,從明確工作責任、加強源頭治理、強化懲戒約束、強化監督檢查等方面建立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長效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切實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工作措施明確加強源頭治理,防範産生新的拖欠。要求機關和事業單位應通過網站、報刊等方式公開上一年度對中小企業的逾期付款信息,大型企業則應在企業年度報告中進行披露;機關、事業單位使用財政資金從中小企業採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嚴格按照批准的預算執行,不得無預算、超預算開展採購;政府投資項目所需資金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保落實到位,不得由施工單位墊資建設等。
工作措施從公示失信信息、實施信用懲戒、依法追究責任3個方面強化懲戒約束。如機關、事業單位拒絕或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的,財政、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將依法依規在公務消費、辦公用房、經費安排等方面對其採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大型企業拒絕或遲延支付中小企業款項被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有關部門應依據相關規定在其參與申報扶持政策、投資融資、優秀表彰等方面予以限制;國有資産監管部門應將及時支付工作成效納入國有大型企業績效考核內容等。
據了解,國務院《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施行以來,重慶市暢通投訴渠道,及時處理投訴案件。充分發揮重慶市人民政府民營企業維權投訴中心作用,設立維權投訴和《支付條例》投訴窗口,開通受理熱線(023-67517976)、建立投訴服務平台,聯動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互聯網+督查”等平台,已累計受理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案件30余件,涉案資金7000余萬元。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民營經濟發展服務處相關負責人&&,各區縣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將研究制定本區縣投訴處理工作流程、制度,明確責任主體,暢通投訴渠道,做到有訴必接,有案必查,切實使中小企業投訴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對受理的投訴問題應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轉交相關部門,並按照規定對投訴問題線索依法按時辦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