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3月31日電(陳雨)近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印發《重慶市輻射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到2025年底,建成全國一流的輻射監測分析實驗室,進一步提升電磁環境監測能力,具備各級別輻射事故的綜合協調指揮及處理處置能力,確保重慶核技術利用單位産生的放射性廢物100%安全收貯。
根據《規劃》,重慶將提升輻射安全監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務輻射類建設項目落地。同時,重慶將優化監管工作機制,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加強核安全文化和輻射科普知識宣傳。此外,重慶還將加強輻射監測能力建設,重點是做好輻射環境監測,提升輻射監測網絡性能,打造一流監測實驗室。
《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重慶要健全輻射應急體系,重點是完善各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通訊系統建設,統籌提升全市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能力。同時,各級各部門要確保全市放射性廢物安全,重點是穩步推進新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及配套安防設施建設,加強對放射性廢物和廢舊放射源的收貯、暫存和管理工作。
圍繞《規劃》主要任務,重慶計劃實施五項重點工程:打造一個集趣味性、知識性、互動性為一體的科普基地;建設國家區域輻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心和市級輻射環境監測區域分中心;實施輻射應急能力提升工程;落實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與防護能力提升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輻射監管科技支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