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搶工期抓進度 重慶重大項目建設忙

  近段時間,我市重大項目建設是否受到本輪疫情影響?

  3月22日至25日,重慶日報記者走訪了多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看到這些項目均在搶工期、抓進度,一片奮進繁忙景象。

  渝湘復線高速公路項目:

  部分工區通宵施工保證建設進度

  “後半夜就看你們組了,明天我們又接著幹,大家注意安全。”“辛苦了,快去休息。”

  3月25日淩晨0點10分,渝湘復線高速公路巴(南)彭(水)段一標段項目樵坪山隧道進口工區燈火通明,濕噴機械發出轟鳴,立架班組和噴射班組正在交班。

  自3月中旬以來,通宵施工的場景每天都在這裏上演。

  “通宵施工的工區還不只我們一個。”樵坪山隧道進口工區項目經理魏民説,本輪疫情期間,渝湘復線高速全線暫停了新的工人進場,為了確保樵坪山隧道如期貫通,現有的約40名工人按工序、工種分成不同班組,24小時交替施工。

  該標段安全環保部部長楊洋介紹,與房建項目不同,公路項目施工戰線長,受外部環境影響大,且不同建設階段涉及不同的施工流程,對各類技術工人的需求波動大,造成人員流動性強,給疫情防控帶來一些困難。要進一步降低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就必須盡可能降低人員流動性。

  楊洋介紹,目前工程進展順利,二聖隧道和姜家隧道相繼在本月中旬實現了總掘進長度突破千米。隨著工程推進,該標段的用工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

  為了配足技術工人,項目部將從市內尤其是項目沿線地區招聘技術工人,分班組進行施工技能和防疫知識培訓。

  江北區人民醫院兩江分院項目:

  全員上崗保證項目如期交付

  “腳手架搭設,我們提供的盤扣、密目安全網、四口五臨邊標準件,都要認真檢查可靠性,越是搶工期越要重視安全生産。”

  3月22日晚9點多,中建一局江北區人民醫院兩江分院項目部的“小課堂”還在“拖堂”。這種由各業務部門輪流主持的業務培訓,在3月11日以來已經開展了7場。

  3月17日,水電圖紙會審培訓;3月14日,混凝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培訓;3月13日,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培訓……

  “這些內容實操性非常強,中午和晚上的空余時間我都會拿出拍下的PPT來加深記憶。”項目安全主管袁倫勇介紹,為避免外出帶來的風險影響建設進度,項目九成以上的管理人員都主動放棄回家。在工作之余,他們積極開展業務培訓。

  江北區人民醫院兩江分院,建成後將成為擁有470余張開放床位的二甲醫院,原計劃2023年底精裝交付,但由于醫院投用時間提前,交付時間也提前到了2023年四季度初。

  項目技術總工馬文強介紹,自去年底開工以來,項目整體形象工程已完成20%左右,為應對交付時間的提前,接下來的每一天都必須全力以赴。

  記者在現場看到,項目部40多名作業人員已經全員上崗,在各種工程機械的配合下做著基坑開挖、外運和邊坡支護工作。

  “五月重慶就要進入雨季了,基坑的開挖、外運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必須趕在這之前完成相關工作。”項目經理成世橋介紹,目前項目部從管理人員到作業人員都幹勁十足,保證項目如期交付。

  龍興足球場項目:

  “四圖”臺賬保證防疫安全

  3月23日,天下著濛濛細雨。在建的龍興足球場項目,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機械臂將物料送到球場屋面頂部,100多名工人穿著防滑鞋、係著安全繩,在數十米的高空進行著金屬屋面和膜結構施工。據中建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到4月中旬,這一工序就將全面完成。

  在足球場內部,工人們正在看臺嵌入定位螺栓,這是座椅安裝前的準備工作。挖掘機換上破碎錘頭,鑿出通風和排水的地下溝渠。不久後,球場就將種上平整的綠色草皮。

  “春季到來,白天越來越長,每天的施工時間相比冬天前已經延長了近2個小時,我們早上7點就開工了。”項目總工左廷忠介紹,為了保證今年竣工通過亞足聯驗收,項目還將新增大約300名不同工種的工人進場。

  如此多的工人進場,如何保證防疫安全?

  “我們的‘四圖’防疫工作法,已經在中建八局的多個項目得到推廣應用。”項目安全總監胥幫潤點開“四圖”臺賬,記者看到,項目部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後勤人員約1200人,每一名進場人員的資訊中都留存了健康碼、行程碼、核酸檢測報告和疫苗接種證明4張截圖。

  此外,人員的進場日期、家庭住址、搭乘交通工具、途經地、體溫等資訊也記錄在案並實時更新。如此一來,項目部可以根據市衛健委發布的疫情防控資訊,在第一時間對場內人員展開排查,同時又將大規模排查對施工的影響降到最低。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50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