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重慶2021年節水成績單“出爐”

  3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水資源高效利用,2021年用水總量為68.8億立方米,比國家控制目標低約29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25.4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1.5立方米,與2020年相比分別減少6.68%、3.48%,均優于國家年度控制目標。

  重慶雖有長江、嘉陵江、烏江“三江”過境,但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1700立方米,低于全國每人平均水資源量。且水資源分布存在時空上的不均,渝西地區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876立方米,屬于重度缺水地區。節約用水有利于緩解我市水資源供需矛盾,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市嚴格水資源剛性約束,建好水量控制“總賬”,印發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21條跨省市、跨區縣市級河流水量分配(分解)落實方案,完成250條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區縣級河流水量分配。同時,嚴格控制河流生態流量,印發了璧南河、大寧河等12條市級主要河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方案,全面開展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區縣級河流生態流量目標確定工作。

  立足重慶水資源稟賦條件和“一區兩群”發展布局,我市放眼全域全行業,統籌三次産業,聚焦關鍵環節,以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助推綠色發展。近年來,我市把節水落實到用水各環節中,僅2021年,便在公共機構、工業企業、居民小區、學校、醫院等行業創建各類節水型載體5500多個。合川、永川等12個區縣創建為國家級或市級縣域節水型社會,全市節水型社會創建率達30.7%。

  節能節水降耗,工業領域是重點。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火電、鋼鐵等高耗水行業節水改造,鼓勵企業採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産品和新裝備,全市累計建成節水型企業238家,規模以上的火電、鋼鐵等重點行業全部建成節水型企業。

  非常規水源利用也是節水的重要方式,近年來,我市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建設,在墊江等區縣開展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和回用,主城都市區建成投用污水處理廠尾水再利用設施24座,全市非常規水利用量5.36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0.74億立方米。(首席記者 龍丹梅 實習生 陳佳欣)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49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