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3日,北京首都劇場座無虛席,由重慶市話劇院製作出品的新版抗戰經典話劇《霧重慶》在此上演。作為“大戲東望·2021全國話劇展演季”虎年上演的首部演齣劇目,《霧重慶》創造了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舞&藝術佳績。
近年來,我市通過建設重慶抗戰戲劇博物館、啟動抗戰經典話劇排演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充分挖掘抗戰戲劇文化資源,展示抗戰戲劇魅力。
五幕劇《霧重慶》原名為《鞭》,是著名劇作家宋之的的代表作。該劇講述了抗戰期間,從北平流亡到“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的重慶的五個青年人,雖心懷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心中充滿迷茫與困頓的故事。
“1940年,《霧重慶》在重慶國泰大戲院舉行首演時,盛況空前,好評如潮。如何讓80多年前的作品再寫輝煌?我們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做了全新的嘗試。”重慶市話劇院院長張劍&&。
“矛盾衝突的生活化、真實化、人性化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張劍稱,《霧重慶》沒有直接講述戰爭,而是聚焦青年人在時代洪流中的選擇與徬徨,注重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塑造,由此賦予了該劇更多的寫實主義氣息。
新版話劇的最後,當沙大千(男主角)站在舞&前方的木馬上,層層水霧瀰漫舞&,畫面含蓄而又衝擊力十足。這樣的場景深深地打動了觀眾。
“新版《霧重慶》不僅在情節設置上進行了別出心裁的設計,在舞&、燈光、布景、音樂等方面也進行了創新。”新版《霧重慶》導演查明哲&&,正是這些創新,引發了觀眾的共鳴,讓這部80多年前的作品煥發出新的生機。
例如,層疊錯落的吊腳樓設計、四溢瀰漫的水霧,生動展現了重慶錯綜複雜的地形氣候特點。而表演區前部的蓄水池,與吊腳樓交相呼應,高低錯落的地形與迷霧肆虐的景觀,突出了劇中角色來到重慶後,內心的迷茫與徬徨。
這樣新穎的表達方式不僅展示了重慶的山水美景,還叩問現場每一位觀眾: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在面臨各種選擇時,應當如何保持初心,如何堅持和堅守自己。
“為了吸引年輕觀眾,我們在音樂創作中還注入了經典音樂元素。主題曲《嘉陵江上》朗朗上口,觀眾聽後會情不自禁跟着音樂一起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以及當時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誓死反抗侵略者的精神。”查明哲介紹,劇中還融入了清音唱段、金錢板説辭、腳夫的號子、四川方言等元素,使得劇目更符合時代審美,更具地域特色。
2020年,重慶市話劇院開啟經典抗戰話劇排演工程,計劃用5年時間,創新排演5部左右經典抗戰話劇。作為該計劃的首部作品,新版《霧重慶》的相關準備工作也隨即啟動。目前,該劇已在市內外演出45場。接下來,新版《霧重慶》將於3月18日至5月29日在抗建堂劇場進行駐場演出。
“抗戰話劇,是中國話劇史上的一個傳奇。它既是重慶文化藝術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話劇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張劍説,經典抗戰話劇排演工程將陸續把抗戰時期的經典話劇重新搬上舞&,激活“抗戰戲劇文化庫存”。根據排演計劃,今年10月重慶市話劇院復排的第二部經典劇目將與觀眾見面。
本報記者 劉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