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春天裏的求職故事

  2月22日,裱花師張東妮(左一)來到工作門店實地考察。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2月21日,江北區楚留仙職業培訓學校進行烘焙師培訓。記者 解小溪 攝/視覺重慶

  2月23日,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與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33歲的鄒曉波正在接受數控車工培訓。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2月23日,璧山區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了解電動車基本構造和原理。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半個月前,2022年重慶“春風行動”啟動,這標誌著全市範圍內系列就業幫扶活動正式拉開序幕。當前正值返崗復工高峰期,也是求職招聘的旺季,求職者理想的工作是什麼?求職過程順利嗎?記者跟蹤採訪了兩位求職者。

  她挑工作 一技在手底氣十足

  2月21日上午,江北區楚留仙職業培訓學校,23歲的張東妮正在洽談大廳等待面試。

  今年23歲的張東妮是江北區人,2020年護理專業大專畢業後,做過護士、保險銷售,但她對這些職業都熱情不高。“我喜歡烘焙和甜品,心裏一直有一個成為西點師的夢想。”

  去年底,張東妮辭掉上一份工作,決定趁年輕,朝著夢想努力。她在網絡上了解到,江北區正在推廣産教融合培訓模式,實現技能人才培養和企業崗位需求有效銜接。多番對比,她找到江北區楚留仙職業培訓學校,這是江北區人社局定點培訓單位,主打方向就是西式面點師。到學校參觀體驗後,張東妮選擇了裱花師培訓課程。

  成為一名合格的裱花師,需要經過高強度的集訓並通過十幾個項目考核。經過一個月的高強度集訓,張東妮熟練掌握了裱花花型、花嘴和胚體的製作,完成了各種品類裱花蛋糕的考核,最終順利通過了裱花終極考核,並獲得了裱花師的專項職業證書。

  一技在手,張東妮的求職之路很順暢,今年2月以來,她已面試了三四家烘焙企業,都通過了,但她總覺得缺點什麼,還在糾結中。

  對於自己的裱花手藝,小姑娘很有自信,“我能在三分鐘內抹好一個八寸的蛋糕原坯,幾十秒裱出一朵玫瑰花,10分鐘內獨立完成一個六寸的水果蛋糕。”因此,對未來的“東家”,她有具體預期:希望有好的發展前景、整潔偏時尚的工作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離家近也是“加分項”。

  上午10點,重慶市蒲公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經理余偉明準時來到學校,與張東妮見面。“小張你好,我曾經也是一名裱花師,從我身上也許你能看出,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職業。”一句小玩笑,讓面試在輕鬆氛圍中開始。

  兩人從薪酬待遇、休息時間聊到用工制度,在晉陞空間環節,張東妮的問題最多。

  “入職後,我還有學習機會嗎?”“當然有,我們提供原材料讓每位裱花師、烘焙師免費練習基本功。每月組織員工接受食品安全知識、基本功技能、産品標準等方面培訓。”

  “學習培訓結果和薪酬待遇挂鉤嗎?”“這是必須的。比如裱花師入職後學習期月薪2500元,如果你在三個月內考到一級,立刻漲薪到3800元,以後逐步往上考,不僅能月入過萬,還能帶團隊。”

  40分鐘面試結束,這是張東妮與招聘單位時間最長的一次交流。余偉明主動與張東妮握手,希望與她成為同事。“她外表整潔、動作麻利、笑容親切,這種外向型的性格,對於我們行業來説,已經擁有了‘敲門磚’。”

  張東妮暗自下了70%的決定,還有30%,則與余偉明約好,第二天去工作門店實地考察。

  2月22日中午,記者再次跟隨張東妮來到南坪上海城一家麵包店,與余偉明見面。白色店面溫馨時尚,未來同事都是20齣頭的年輕人,對她會心一笑。十分鐘後,張東妮笑著告訴余偉明:“我隨時可以上班。”

  工作挑他 技能培訓柳暗花明

  2月23日,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與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33歲的鄒曉波正在接受數控車工培訓,120個學時系統培訓結業後,他有望到璧山區重點企業就業。

  休息時間,鄒曉波與記者閒聊,講述自己的求職故事。由於沒有技能,屬於就業困難人員的他,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理想與現實的磕碰,在期許與失望間徘徊。

  大專畢業後,鄒曉波走南闖北,幹過廚師、拉過貨、當過保安,每份工作都不長,收入也不高,用他的話説,“過去十年幹得渾渾噩噩”。

  去年底,父親突發疾病生活不便,鄒曉波決定回到重慶璧山求職,在當地找一份收入5000元左右的穩定工作。

  春節後,鄒曉波就成了各招聘會的常客。可因為沒有技能,福利待遇好的單位看不上他,純體力活的事他也不願將就。半個多月來,沮喪時常寫在鄒曉波臉上,回到家面對父母渴盼的眼神,他體會到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的心酸。“有時我覺得,自己要找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還有對自己、對未來的信心。”

  2月中旬,鄒曉波求職路上反復碰壁的事,經由璧山區大路街道反映到璧山區就業和人才中心。2月17日,中心工作人員陳洲到鄒曉波家實地了解情況。

  “曉波,你只是缺少技能,不怕!我們區不少重點企業就缺一線操作工,剛好區裏針對企業需求有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我推薦你去,掌握了技能不愁沒好工作。”陳洲一席話讓鄒曉波逐漸挺起了腰板。

  目前璧山區正在開展的熱門職業技能培訓包括機械製造、一線操作工等。陳洲幫鄒曉波分析,他腦子靈、心眼細,適合做數控車工。更重要的是,這個工種剛好是重慶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急需的,崗位福利好,有五險一金,每月到手工資至少五六千元,超出鄒曉波預期。

  培訓中,鄒曉波了解到一個新詞——“高質量就業”,“過去,我不知道這是啥子意思;現在,我一點一點向它靠近。”

  記者手記>>>

  硬核技能為高質量就業加分

  從張東妮和鄒曉波的求職經歷不難看出,硬核技能能實實在在地為求職者求職加分。

  當前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癥結,在於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不匹配,部分勞動者技能不足。所謂“就業難”,難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容易找到“心儀”的工作。因此,讓勞動者擁有一技之長,成為高技能人才,既是讓勞動者當前順利就業的當務之急,也是加強勞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社會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長遠之計。

  在“春風行動”中,相關部門開展的“送技能”活動受到勞動者歡迎。我們希望,這樣的貼心服務能更常態化、規模化開展,特別是針對需要就業轉型的群體或就業困難群體,為他們免費提供學習技能、提升技能的機會,努力讓每個人都有實現高質量就業的一技之長。

  (本組稿件由記者張莎采寫)

編輯: 韓夢霖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1112842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