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社保認證新模式守護“幸福晚晴”

  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是保障各類領待人員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的重要舉措,事關老年群體晚年幸福。結合部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如何讓認證更生動、服務更主動是社保領域不斷探索求解的重要課題。

  立足重慶實際,市社保局以“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全面優化服務流程,積極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和信息比對,完善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遠程自助認證功能,構建起“寓認證於無形”的認證服務新模式,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去年,我市共認證1064.6萬人次,認證率高達99.5%,“適老化”社保服務守護“幸福晚晴”。

  數據比對辦

  開啟“靜默認證”新體驗

  現場認證不方便、手機刷臉不會用、認證周期記不清……這些都是老年人進行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面臨的現實難題。雖然從窗口認證“現場辦”到手機認證“掌上辦”已經實現零距離,但老人家操作智能手機難免“卡殼”,何時從“免跑”進階到“免認”成為新訴求。

  民有所乎,必有所應。市社保局以“靜默認證”破題,不斷打通數據共享壁壘,開啟“數據比對辦”新階段。

  “如今的認證方式更加活泛,我們通過民航、鐵路等出行信息和社保卡金融賬戶激活信息等數據比對,可自動識別退休人員當前生存狀態。”市社保局工作人員以實例講解“靜默認證”的使用邏輯和便利程度。

  寓認證於無形,“什麼都不用管”是老人們最大的感觸。實行“靜默認證”後,認證主體由“自證”轉變為“佐證”、認證方式由“人證”轉變為“數據認證”、認證周期由固定時段轉變為實時動態認證,老人們體會到依託大數據交互的“無感認證”。去年,全市270多萬人次通過大數據信息比對實現資格認證免辦,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基層就近辦

  打造“全天候”認證服務點

  “數字人社”帶來服務新體驗,緊跟智能化服務的升級步伐,傳統服務方式也在廣大基層多點開花。

  “這就驗證成功了?自助驗證真方便!”退休人員楊阿姨到農業銀行合川支行久長街網點辦事,在銀行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很快通過自助一體機完成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大屏幕、有導服,出一趟門辦兩件事,楊阿姨對此讚不絕口,一轉身馬上充當義務宣傳員,幫助其他群眾自助辦理認證。

  與合川區社保中心一樣,各區縣積極拓展社會資源開展第三方資格認證,利用銀行和郵政的分佈優勢,在部分銀行ATM服務區和郵政服務大廳設置認證點,並對相關銀行工作人員進行引導服務培訓,實現資格認證服務“24×7×365”全年無休辦。

  除此之外,我市還充分發揮基層社區覆蓋面廣、貼近百姓生活的功能,設置了9000余個社區資格認證網點,很多老人利用買菜、散步的時間空隙,路過社區就順便完成認證。去年一半以上領待人員就近就便在基層服務點辦理認證,全年達到600萬人次。

  指尖辦+上門辦

  破解老年人“數字鴻溝”

  新年伊始,家住巴南區的81歲老黨員鄧大爺開始惦記每年例行的養老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由於疾病纏身,鄧大爺沒辦法自己完成認證,這讓他一度有些發愁。

  1月30日,巴南區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走訪慰問,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時也通過上門認證的方式進行了認證,鄧大爺心裏的大石頭落地。

  考慮到一些年老體弱、長期臥床、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我市各區縣充分利用日常走訪、節日慰問、文體活動、健康體檢等契機,聯合銀行、基層社保所等提供點對點、零距離的貼心服務。去年,“上門服務辦”認證126.7萬人次。

  “對於一些使用智能手機有困難的老人,還可以由家人綁定親情號輔助認證。”市社保局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操作方法,只需通過“重慶人社”APP進入長輩服務專區,選擇“親情號”欄目並點擊“新增親情號碼”,隨後填寫相關信息即可。而對於在境外居住的退休人員,可以通過“中國領事”APP在線進行資格認證。去年,我市通過線上線下廣泛宣傳、培訓的方式,積極引導退休人員參與自助認證,“網上自助辦”認證達到37.8萬人次,“異地協助辦”認證達到34.4萬人次。

  關愛老年人,社保有溫度。從基層就近辦、上門服務辦、網上自助辦到數據比對辦,市社保局不斷升級優化認證方式,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社保服務就在我身邊”。

  王小寒 陽麗

編輯: 李海嵐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367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