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1年度重慶鄉村振興工作呈現十大亮點

  2021年,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係列重要指示要求,帶領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鄉村振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大潛力,把城鄉融合作為重慶發展的最高境界,聚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呈現十大亮點。

  亮點一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建立“點線片面”立體防止返貧監測體係,累計識別監測對象77449人、消除風險46765人,全覆蓋落實監測幫扶責任人和精準幫扶措施。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産業覆蓋90%以上的脫貧戶,實現脫貧人口務工77.77萬人,落實消費幫扶62.13億元,新增發放小額信貸7.13億元、1.59萬戶次。建立“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制,聚焦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行“一縣一策”幫扶。

  亮點二

  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保障有力有效

  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建立市領導包片、部門領導包縣的糧食生産責任機制,下達糧食、生豬、蔬菜生産任務清單,分別落實到田間地頭。全市糧食種植面積3019.8萬畝,糧食總産量218.56億斤,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市的3005萬畝糧食種植面積、216.2億斤以上糧食總産量目標任務,創近13年來糧食産量新高;生豬産能提前半年恢復到2017年正常年份水準,蔬菜、水産等重要農産品量足價穩。

  亮點三

  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蓬勃發展

  突出山地特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柑橘、榨菜、檸檬等優勢特色産業。成功獲批創建3個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2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和4個全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5個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圍繞重點産業鏈分別編制實施方案和圖譜,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農産品加工業總産值、農産品網絡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生態旅遊、養生養老、鄉土文化等新産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巴味渝珍”區域公用品牌累計授權産品830個、實現銷售收入67.6億元,“三峽柑橘”品牌持續提升。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取得良好開局起步,川渝共建跨區域産業聯盟3個、現代農業合作示范園區3個,啟動重點項目54個。

  亮點四

  農業科技創新強勁發力

  堅持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整合農業科技資源,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建設西南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庫、區域性畜禽基因庫,全市自主研發糧油品種推廣面積佔比提高到70%以上。高標準建設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長江上游種質創制科學設施等,創建2個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組建水産、畜禽、種植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成14個農業産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主推技術到位率100%,全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1%。

  亮點五

  “三鄉”人才工程喜結碩果

  深入實施在鄉、返鄉、入鄉“三鄉”人才工程,鄉村近悅遠來的人才氛圍更加濃厚。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行動,認定農村致富帶頭人2000人,培育高素質農民2萬人。累計培育家庭農場3.2萬戶、農民合作社3.77萬個、社會化服務組織1.1萬個。引導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31.2萬人次,累計回引15694名本土人才回村挂職或創業,返鄉人才領辦創辦合作經濟組織、小微企業3590個。大力推動“三師一家”(建築師、規劃師、工程師、藝術家)下鄉,建立設計下鄉工作室37個,引導支援135名“三師一家”下鄉服務鄉村建設6682人次,培訓農村建築工匠5100余人。

  亮點六

  鄉村文化“百鄉千村”示范建設深入開展

  深入挖掘各地特色鄉史,新建鄉情陳列館150個,充分展現風情風物、遺産魅力、光輝事跡。結合各地民風民俗,新培育“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動120個,推動每個村社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大力推進“十校結百村 藝術美鄉村”活動,10所有藝術專業高校結對21個鎮村,設計20個係列文創産品、藝術長廊,設計繪制13個鎮村的藝術外墻近80幅作品。改善17個重點幫扶鄉鎮基礎設施。拓展城鄉公共文化空間,改造提升39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亮點七

  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改善

  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新(改)建農村衛生戶廁7.2萬戶(座)、累計改造農村衛生戶廁111.9萬戶(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2.3%;全市開展分類示范的行政村超過4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9.9%。建成53座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200公里配套管網,完成27條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改造危房5097戶,創建“宜居村莊”223個、美麗庭院10513個,啟動41個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片建設。

  亮點八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提升

  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新建“四好農村路”3230公里。實施119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開工農村供水保障工程449處,探索城鄉一體化供水運營管理模式。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8%,鄉鎮、農村社區液化石油氣配送覆蓋率達100%,農村地區實現無差別化光纖和4G網絡全覆蓋。所有區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三通”緊密型醫共體區縣全覆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低保標準差距縮小到1:0.8,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亮點九

  農村“三變”改革讓355萬農民當上股東

  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累計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3810萬人次,9049個村(含涉農社區)、79114個組完成集體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此基礎上,擴面深化農村“三變”改革,68個鄉鎮全域開展試點,全市試點村累計達到2234個、佔全市行政村的24.3%,試點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460元。探索“土地股”“資産股”“基建股”等股份合作方式,累計入股耕地等270萬畝,盤活集體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56萬畝和閒置農房等5820套,盤活集體經營性資産13.4億元,355萬農民成為股東。

  亮點十

  鄉村治理成效顯現

  圍繞鄉村善治,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係。全市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8%,6394名優秀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大力推廣“積分制”“清單制”,創新“民情茶室”等村民協商議事形式,化解矛盾糾紛20余萬件。培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3.3萬余名,舉辦農村骨幹法治培訓1000余場次,累計建成“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9個。深化“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實施平安創建“十百千”工程,打造平安示范村社1000個,農民群眾安全感有效提升。(本報記者)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34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