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質量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你知道一份空氣質量預報是怎麼出爐的嗎?從採樣、分析到出結果,再到你能看到的空氣質量預報,這背後都有哪些故事?今天,新華網帶你一探究竟。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在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有一支20餘人的專業團隊在此採集、分析相關環境數據,並對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走勢做出預報。預報結果通過重慶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等十余種渠道對外發布。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走進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空氣質量預報員陳思正在和同事緊張有序地忙碌着。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據介紹,監測中心每天上午9時,值班人員結合當日空氣質量實況,對前一日預報結果進行訂正發布;下午14時,結合市氣象&最新氣象預報結果,對未來氣象擴散條件與污染形勢進行會商。污染或預警期間,監測中心還將聯合市氣象&、西南區域預報中心開展加密會商。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與天氣預報一樣,空氣質量預報也存在很多挑戰,在污染高發季節,預報員團隊一天的工作可能是二十四小時。在此期間,他們不僅要及時掌握最新監測站數據,還要和氣象部門密切溝通,從天氣變化中分析研判污染物走勢。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與周邊省市同行會商也是預報員團隊區域聯動的“日常”。只有了解周邊空氣質量情況,才能更好地為本地空氣質量分析做準備。陳思説,做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讓市民覺得我們的預報挺準的。”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空氣質量預報主要發布哪些內容?陳思介紹,空氣質量預報發布的信息內容包括空氣質量指數(AQI)、首要污染物類別、對人體健康影響情況、建議採取的健康防護措施等。實時空氣質量指數怎麼計算?首先,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根據全市36個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採集過去1小時6項污染物數據,按照國家技術規範計算得出各項污染物的空氣質量分指數,取6項空氣質量分指數中的最大值,就得出了“實時AQI指數”。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在開展預報分析時,預報值班人員需要參考過去和實時空氣質量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兩個方面,分別為: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管理髮布的36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點數據、38個重慶市市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點數據。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工作人員吳少朗介紹,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重慶市內36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點進行監測,並委託專業第三方公司運行維護,保障用於評價、考核的環境監測數據不受行政干預。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與此同時,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定期組織對全市所有市級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開展運維督查。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此外,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還會不定期組織開展飛行檢查,杜絕防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空氣質量預報助力重慶天更藍。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實現326天,未出現重污染天,評價空氣質量的六項指標連續兩年均達標。新華網 耿駿宇 攝 陳雨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