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陪父母看看電視,對於44歲的都市白領吳小紅來説,是一種享受親情、放鬆身心的方式。吳小紅至今記得20世紀80年代父母花去大半年的工資,添置第一台14寸彩色電視機時的欣喜。如今,家裏的電視已換了好幾茬,電視屏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但電視的價格卻越來越“親民”。
電視的變化,見證着中國居民消費升級和顯示産業的升級躍遷。
圖為合肥惠科金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檢測的新産品。(新華社記者王菲攝)
“大尺寸的電視屏技術曾一度被國外企業壟斷,缺芯少屏的情況下,中國的電視生産廠家根本沒有議價權,電視生産成本高,那時購買大一點的電視,對於普通家庭來説,都屬於較‘奢侈’的消費。”合肥惠科金揚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孟建成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中國實現了顯示産業鏈的自主可控。在長江經濟帶沿線,新型顯示産業鏈越來越完善,不僅帶來了成本的大幅下降,也使企業能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快速更新技術與産品。
在合肥惠科金揚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自動化設備與工人默契配合,一台&輕薄、大尺寸的高清電視機從流水線下線後,經過檢測、包裝,被送入早已在車間外等候的集卡,銷往全國各地。
此刻,在長江上游的重慶市,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顯示屏生産車間也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2021年以來,液晶面板價格平穩,核心産品訂單量持續增長,公司在擴充産能的同時,瞄準Mini-LED、四道光罩以及GDL等前沿技術,與上下游企業開展協同攻關。”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余雲山説。
充分發揮國內市場的優勢,緊緊圍繞科技自立自強和産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協同推動新型顯示産業的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和模式創新,積極暢通內循環。
在長江上游,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川渝兩地共建包含新型顯示在內的“川渝電子信息産業重點産品産業鏈供需信息對接&&”,促進川渝産業協同發展,推動龍頭鏈主企業做大做強,持續補齊新型顯示産業配套材料短板。
在長江中游的湖北,以武漢為龍頭的城市圈全力“追光逐芯”,集聚TCL華星、天馬微電子、京東方等光電子顯示産業頭部企業,形成“光芯屏端網”萬億産業集群。
有着“中國光谷”之稱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全球最大的LTPS單體工廠TCL華星武漢工廠持續開足馬力生産。
圖為TCL華星武漢工廠的曝光蝕刻人員在操作機&。(TCL華星武漢工廠供圖)
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2021年1月至8月,企業出貨規模同比大幅增長250%,其中LTPS平板面板出貨量全球領先,成為穩定全球産業鏈的重要一環。”
在長江中下游的安徽,“芯屏汽合”産業協同發力,融通創新,新型顯示産業形成“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産業鏈格局。目前,安徽省新型顯示産業年産值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營收入在全國的佔比超過五分之一,擁有5條高世代顯示面板生産線,成為全球新型顯示産業的重要力量。
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內,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10.5代生産線高速有序運轉,高大的機械臂靈巧地上下翻轉,將巨大的玻璃基板舉起、輕放,精準地完成傳輸、加工、檢測等生産全過程。
圖為合肥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10.5代生産線。(合肥新站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抓住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展機遇,京東方、惠科股份等一批龍頭企業沿長江經濟帶加快産業鏈上下游布局,推動産業向價值鏈高端躍遷。
全球市場調研機構Omdia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京東方顯示産品總出貨量達6.39億片,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劉曉東自豪地説,集團在合肥累計投資超過1000億元,累計産值超過3000億元,吸引了100多家關聯配套企業。
“長江經濟帶産業協同發展,讓我們在新型顯示産業生態圈裏找到了更多的合作發展機會。”孟建成説,適應國內消費升級新趨勢,他們與上海的相關企業攜手創新,2022年將推出更“聰明”的電視終端産品。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型顯示産業直接營收達4460億元,産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孔令剛説,在政産學研用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型顯示産業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通過産業、科技協同以及區域統一市場的建設,長江經濟帶的新型顯示産業聚合生態不斷完善,凸顯出在國家戰略加持下,長江經濟帶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成效。
策劃:李亞彪、謝良、楊進欣
記者:王菲、趙宇飛、李思遠
編輯:王乃水、郭寶江
海報製作:楊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