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嘴藍鵲。新華網發(資料圖)
新華網重慶11月16日電(陳雨 胡夢雪)每年十一月為重慶市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連日來,重慶市開展了野生動物講座、生態攝影展、野生動物保護主題故事會、公益觀影會等線上、線下活動,讓市民感受重慶野生動物之美,讓市民理解、支持和參與全市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設計了“關愛野生動物,守護山水之城”“禁食”“禁止非法獵捕”“禁止非法交易”等主題海報,在全市自然保護地、核心商圈、公共交通站點等地投放,引導市民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
重慶位於長江上游、三峽庫區,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分佈區域,是生物多樣性較為富集地區,也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近年來,重慶市加快建立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實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工程,全市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
目前,重慶共設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218個(其中自然保護區58個、風景名勝區36個、地質公園10個、森林公園83個、濕地公園26個、生態公園2個、世界自然遺産地3個),總面積約126.9萬公頃,佔全市幅員面積的15.4%,有效保護全市90%以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90%以上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重慶分佈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80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黑葉猴、林麝、中華秋沙鴨、大靈貓、小靈貓、金雕等20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獼猴、黑熊、豹貓、紅腹錦雞、鳳頭蜂鷹等1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種數保護率達到90%。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葉猴種群數量從不足80隻逐步恢復到現有的150余只,中華秋沙鴨已連續9年在重慶綦河流域越冬,數量從2013年35隻增長到61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