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防疫一線的“志願紅”

  志願者樊瀟丹一家三口、劉波、鄭昌萍及鄭昌琼兩姐妹在抗疫一線奔忙。首席記者 龍帆 記者 崔力 攝/視覺重慶

  後勤保障、張貼海報、排查信息……連日來,在重慶抗疫一線,活躍着無數名志願者,他們身上的紅馬甲如同一團團火焰,溫暖着所有人。11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3名志願者,傾聽他們的故事。

  個體經營者劉波

  “我有10年黨齡了,關鍵時刻我必須衝上去”

  “我不過做了一點小事,都是該做的。”11日上午,當記者提出採訪意願時,志願者劉波連連擺手。

  “不,你幫了大忙喲!”北碚區蔡家醫院負責人指着一大箱防疫物資告訴記者,11月4日晚,正是劉波一趟趟地將防疫物資從醫院拉到臨時核酸檢測點,才保證了大規模核酸採樣的順利進行。

  4日晚,北碚區對蔡家崗街道、施家梁鎮、童家溪鎮擴大核酸檢測範圍,從物資準備、三區兩通道的劃定,到現場秩序維護,工作千頭萬緒。

  “我來幫忙。”劉波立即在蔡家崗街道社區群裏報了名。當晚7點,劉波出現在蔡家崗街道盈田蔡家工谷核酸檢測採樣點。劉波個子高,身體健壯,後勤保障的任務就分給了他。

  當晚,劉波開着私家車往返於蔡家醫院和檢測點之間。“整個晚上開了七八趟吧。累倒不累,就是蔡家醫院那邊路太窄了,不是老司機根本開不進去。”劉波打趣地説。考慮到要裝物資,劉波特意開了一輛7座車。從搬到卸,都是劉波獨自完成。他説,“大家都很忙,我能多分擔點就多做點。”

  每次運送完物資,劉波就在臨時核酸檢測點,拿起印有重慶市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小程序二維碼的紙張,挨個讓市民在手機上提前錄入個人信息,以提高採樣效率。忙了一個通宵,直到5日中午12點多,劉波才回到自己的工廠。他説,“我有10年黨齡了,我的父親也是一名共産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衝上去!”

  志願姐妹花鄭昌琼和鄭昌萍

  “我們讀書享受了國家的資助政策,在社會需要的時候,也想盡一份之力”

  11月11日下午2點,渝北區龍溪街道李家花園社區,鄭昌琼正拿着一疊疫情防控海報,跟姐姐鄭昌萍一起張貼。

  鄭昌萍今年28歲,鄭昌琼20歲。本輪疫情發生後,她們到臨時核酸檢測點做核酸,看著忙進忙出的人,姐妹倆萌生了當志願者的想法。

  11月6日,姐妹倆被分到了龍溪街道李家花園社區當志願者,做清潔、貼海報、打電話排查有關人員,當天,姐妹倆連着忙了11個小時。“最累的是排查,一上午打了200多個電話,説得口乾舌燥。”鄭昌琼説。

  “一些人以為是詐騙電話,當即就挂了。我們只能接着打,耐着性子做解釋。”鄭昌琼説,她和姐姐不覺得委屈,也不覺得累。“因為家庭條件有限,我們從小到大讀書都享受了國家的資助政策,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我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鄭昌萍説。

  防疫卡點上的一家三口

  兒子的生日願望是“願天下無疫,國泰民安”

  11月9日中午,重慶高新區走馬古鎮疫情防控卡點,3名身穿紅色馬甲的志願者蹲在石板路上吃着盒飯。

  “又長大一歲啰,這段時間難得聚在一起,就當是給你過生了。”他們是一家三口,父母二人正在給兒子樊瀟丹“慶生”。父親樊長江一邊説着話,一邊往兒子的飯盒裏夾了一筷子肉,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年29歲的樊瀟丹是走馬鎮社保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轄區的一名青年志願者,父母是退休工人。11月1日,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區緊急招募志願者,得知消息後,樊瀟丹的父母便報了名。

  連日來,老兩口堅守在防疫卡點,從發放宣傳資料,為來往群眾檢測體溫、做好信息登記,到向群眾耐心解釋,甚至還要到古鎮裏入戶宣傳。樊瀟丹除了白天上班做好日常工作,晚上還要幫助社區排查流調人員情況,周末還會同社區幹部去敲門走訪。每天凌晨回家時,父母早已熟睡,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出門了。

  唯一能和父母打上照面的機會,就是每天中午,樊瀟丹去為他們送盒飯。不過,他大都是來去匆匆,見面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多寒暄幾句都來不及。9日當天,更是他們一家三口上陣抗疫後,第一次在一起吃飯。這樣特殊的“生日宴”,也讓樊瀟丹很觸動。

  “還是許個願吧。”母親涂梅抬起頭望著兒子説。“那就祝願天下無疫,國泰民安!”説完這番話,樊瀟丹又端起盒飯扒了幾口,然後匆匆離開,消失在古鎮的巷子裏。

編輯: 陶玉蓮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05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