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提升開放水準 重慶加快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6月24日,在重慶高新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辦事大廳,市民姚女士從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全國首張整合衛生許可資訊的“一碼通行”營業執照。(資料圖片)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只需2分鐘,司機不下車,也不用卸貨或開箱,一車進口貨物就能完成查驗。近日,重慶果園港啟用全國首套新一代雙能、雙視角、雙加速器的大型集裝箱檢查係統(H986),每小時可完成200個20英尺集裝箱查驗,效率較以前提高了超20倍,贏得相關企業紛紛點讚。

  這是重慶全市上下共同發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11月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出臺《關于持續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意見》,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今年9月,重慶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聚焦市場化

  截至今年9月底重慶市場主體總量達313.57萬戶

  活豬、活牛、活羊能用來抵押貸款,這是以往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們不敢想的。然而,今年3月中旬,武隆區仙女山鎮山羊養殖戶周時江就以自己養殖的活羊為抵押物,從重慶農商行貸款了30萬元,及時擴大了養殖規模。

  過去,銀行往往不願接受活體畜禽作為抵押物。重慶農商行的底氣何來?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重慶開展畜禽活體抵押貸款試點,通過“政銀保”等多方合作,創新模式,成功在全國首創“生豬、山羊、肉牛活體抵押貸款”。至今,榮昌、豐都、黔江、涪陵等地多家養殖企業已經順利獲得貸款。

  據悉,為了激發市場活力,重慶打出了“組合拳”。

  在暢通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方面,重慶升級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3.0版,上線“E企辦”小程式,開辦企業可“掌上辦”,實現“一個終端全辦結、一個平臺全覆蓋、一份電子證照全應用”。企業簡易注銷改革全面推行,9.55萬戶企業通過簡易注銷順利退出市場。截至今年9月底,重慶市場主體總量達313.57萬戶,其中,民營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0萬戶,佔市場主體總量比重提升至97.38%,發展態勢積極向好。

  在提升市場主體融資便利度方面,重慶出臺金融業“24條”、銀行保險業“19條”、小貸行業“9條”等金融支援政策。開展全國動産擔保統一登記試點,累計辦理各類動産和權利擔保登記40562筆。並相繼推出“網貸通”“速微貸”“好企貸”等數十種特色産品。截至9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4.6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高于全國1.4個百分點。

  在強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方面,重慶市級工程項目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企業現場辦事環節減少80%、平均等待時間不超過4分鐘。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資訊庫,實現市場主體“一處登記、全市共用”。開發上線電子投標保函平臺,投標人可向金融機構申請“電子保函”替代投標保證金,累計為5085戶市場主體開函2.5萬筆,總金額達265億元。

  在提高公共服務水準方面,重慶持續深化低壓小微企業用電報裝“三零”(零到府、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全面推廣高壓用戶用電報裝“三省”(省力、省時、省錢)服務,低壓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壓減至4.8天,10千伏城鎮用戶全流程平均接電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工商用戶、城鎮新建居民小區用戶用氣報裝辦理流程精簡為2個環節,時間壓減至8個工作日;小型項目用水報裝精簡為2個環節,時間壓減至4至7天。

  聚焦法治化

  今年上半年商事案件簡易程式平均開庭1.2次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今年7月1日,《重慶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是川渝協同立法在我市的首個成果,其中明確,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其中的小型微型企業實行扶持政策,支援創業創新、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並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

  為加強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重慶印發《2021年重慶市智慧財産權行政保護實施方案》,並成立重慶智慧財産權法庭,形成“全域管轄、三審合一、三級聯動”的審判體係。還與四川簽署《川渝智慧財産權合作協議》,跨區域開展聯合執法、應急聯動,全面加強川渝兩地智慧財産權一體化保護。

  此外,重慶還在全國首創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係,進一步引導法院規范審判執行權力運作,提升辦案和管理質效。並實行“網上無紙化立案”,實行審限屆滿提前預警,規范延長審限批準流程,減少開庭次數。今年上半年,商事案件簡易程式平均開庭1.2次,普通程式平均開庭1.3次,50%以上案件開庭次數未超過2次。

  2019年12月,重慶成立西部地區首個破産法庭。至今,該法庭60%以上的案件適用簡化審理程式,累計清理債務670.8億元,盤活企業資産378.1億元。

  聚焦國際化

  中歐班列(成渝)今年前三季度開行超過3800列

  國際化是衡量營商環境水準的“硬指標”之一。為提升開放水準,重慶持續發力。

  首先,重慶提升對外開放能級。重慶積極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陸上貿易規則、數字貿易規則等新興領域規則探索,更好地發揮開放與改革相互促進作用。

  同時,重慶加快建設港口型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今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成渝)開行超過3800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網絡覆蓋全球106個國家311個港口;江北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106條,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式挂牌,萬州、永川綜合保稅區獲批,累計擁有4個國家戰略性平臺,7個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6個綜合保稅區,全市開放平臺布局更加完善。

  其次,重慶積極促進外資外貿發展。重慶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和整體發展水準,並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開通出口轉內銷産品快捷認證通道,促進內外貿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引導和支援內貿企業國際化經營。服務方面,創建外商投資企業智慧服務雲平臺,組建市級“行政服務管家”隊伍。今年1至9月,全市新增外商投資企業234家,同比增長29.3%;實際利用外資73.7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此外,重慶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重慶創新國際物流配套服務機制,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鐵路運單物權化、貿易融資結算等規則試點,累計簽發鐵海聯運提單815票,鐵路提單563票。同時優化水運物流組織模式,穩定高效開行“滬渝直達快線”,累計開行2200艘次,運輸集裝箱50.4萬標箱,有效提升水運物流時效40%,準點率提高50%。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累計業務量超過8500萬票,報關單量保持中西部第一。2020年以來,重慶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比穩定在60%以上,進出口環節常規收費公開透明合理,跨境貿易便利化顯著改善。

編輯: 王龍博
城市相冊
欄目精選
每日看點
重慶正事兒
本網原創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5112803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