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共治跨界污染 共答“雙碳”命題 ——成渝地區生態共建環境共保的破題思路
2021年10月29日 15:3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0月29日電(陳雨)“我們將以本次聯席會議為契機,在建立跨區域環評協商機制、建立事中事後聯合監管機制、推動統一兩地生態環境准入要求等方面開展合作。”在28日召開的川渝生態環境部門視頻聯席會上,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與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雲簽約了關於建立區域環境准入協商機制等多項合作協議,共同探索建立跨區域環評協商機制、推動共建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成渝兩地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走深走實。

  日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發布。《規劃綱要》提出要共築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格局。本次系列協議的簽署是繼《規劃綱要》公開發布後,兩地在共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又一重要實踐。

  成渝兩地一衣帶水、山水相連,位於長江上游,地處四川盆地,大氣、水、土壤環境相互影響,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事實上,自2020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後,一系列“生態共建、環境共保”的研究部署就在兩地緊鑼密鼓地實施。

川渝綜合治理後的銅缽河。新華網發

  共治跨界污染 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河水清澈,水草搖曳,兩岸植被茂密,偶有白鷺駐足停留,如今的銅缽河令人心曠神怡。“現在這條河比以前乾淨多了,大家都愛在河邊散步,真是安逸。”住在銅缽河邊的居民周先生説。

  銅缽河是流經重慶市梁平區和四川省大竹縣、達川區的嘉陵江支流,這裡曾因為污染嚴重,無人願意接近。

  作為跨界河流,銅缽河如何實現從“黑臭”水質到水清岸綠的轉變?答案藏在川渝協同治理裏。梁平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給銅缽河“刮骨療傷”,川渝兩地共同簽署了《達州—梁平銅缽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治協議》,印發了《銅缽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川渝聯防聯治方案》,明確了聯席會商、聯防共治、信息共享、流域生態補償、聯合執法等機制,打破了區域壁壘,實現了常態化的聯防聯控。

  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容、為河道清淤、整治亂排亂放……川渝兩地同時開展銅缽河跨界水污染聯合防治試點,投入6.89億元實施57個治理項目。如今,銅缽河一改曾經的“黑臭”水質,穩定達到水域功能要求。

  銅缽河的美麗蝶變只是川渝攜手守護一江碧水的成效之一。為譜好環保的“協奏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展至今,川渝兩地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已累計簽訂合作協議60余項。

  此外,兩地還實施了跨省市排查暗訪,建立全國首個跨省市聯合河長辦,聯合開展巡河,排查整改污水“三排”問題168個、河道“四亂”問題307個,組成7支暗訪組對長江、嘉陵江、岷江、涪江、渠江等22條跨界河流及重要支流開展聯合暗訪,覆核整改疑似問題144個。

  下一步,川渝兩省市將加快建立各級聯合巡查制度,持續開展聯合暗訪巡查,探索跨界河流管理保護問題聯合交辦、督辦、銷號閉環管理機制,推動排查發現的問題整改清零,促進跨界河流水環境質量提升,共同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川渝開展跨界聯合執法。新華網發(資料圖)

  共商環境管理 建立協同監管體系

  去年7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戰略合作協議》在渝簽署,雙方約定將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協作、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前沿政策研究、推進水污染防治合作、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聯動、推動環境執法與應急互動等方面,建立務實高效的合作機制,共促環境保護,共建生態文明。

  川渝兩地還在統一生態環境政策標準上下功夫。兩地環保部門編制了生態環境標準統一研究報告,共同推進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3個地方標準編制,加強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監測方法標準制修訂過程中的溝通協調,促進新發布標準協同一致。

  同時,兩地還建立了環境准入協商機制,加強環境影響評價會商,提前介入沿江高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共同推進瀘州至永川高速公路、成渝中線高鐵等7個重大項目環評審批服務。

  據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川渝將堅持一張負面清單管兩地,加強生態環境標準一體化政策措施研究,加快産業准入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統一;深化川渝生態環境執法和應急合作,逐步實現執法尺度和規則的統一。

川渝跨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新華網發(資料圖)

  共答“雙碳”命題 探索成渝綠色低碳發展路徑

  今年5月,成渝地區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與碳達峰碳中和協同路徑研討會召開。160余名代表齊聚重慶合川,共話如何用“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成渝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立“雙碳”體系,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編制碳達峰碳中和指導意見、保障行動方案,建成上線全國首個覆蓋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開展碳金融試點……一系列共答“雙碳”命題的措施在成渝落地。來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重慶碳市場累計成交配額338宗,交易數量545.55萬噸,交易金額1.12億元,超此前歷年累計總和。

  此外,雙方還共同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編制可再生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電力消納保障實施方案,初步完成新能源資源摸排,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截至目前,重慶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64萬千瓦。今年1月—8月天然氣頁巖氣開發投資79.5億元,産量約94.6億立方米。

  成渝協同推動落實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積極推進統一區域環保標準和環境准入政策;協同推動大氣污染聯合預報預警和聯防聯控聯治,並與周邊城市毗鄰區域工業固廢、危廢處理設施實現共建共享,從多個角度出發,齊力夯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發展生態本底。綠色低碳的雙城經濟圈正在長成。

編輯: 張青
精彩圖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