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村山楂産量預計將達到100萬公斤,村民收入將突破2萬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小山楂産業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銅石鎮龍泉村黨支部書記馮現軍説。
平邑縣銅石鎮坐落在縣城東南部,總面積158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非常適合種植山楂,村民自古就有種植山楂的習慣。近年來,銅石鎮從“小”字入手,用好“小隊伍、小加工、小冷庫、小快遞、小産品”五小措施做實大文章,完善小山楂“産存加運銷”一體化産業鏈條,推動冷鏈倉儲擴能提質,實現農産品産得出、存得住、銷得走。
因三面環山的獨特的地理環境,銅石山楂個大味美、酸軟可口,深受市場消費者歡迎。為了保持銅石山楂的優勢,鎮農技站服務隊進村入戶宣傳山楂種植知識,預警山楂各種疾病,提供傳授省力化修剪、生草覆蓋、病蟲害綜合防控等現代化山楂高效栽培等技術指導培訓。近幾年小山楂一年比一年值錢,大家發展山楂的積極性也一年比一年高。同時,種植大戶帶小戶,引進推廣黃金豆等新品種,提高競爭力和市場佔有量。
山楂作為中藥材,主要是切片入藥。為此,銅石鎮積極引進九州天潤、晟銀藥業等中藥材銷售企業,通過銷售企業+作坊加工的方式,鼓勵各村設立加工點對山楂進行初步加工、標準劃分等級、現場切片晾幹,出售給中藥材銷售企業,剩餘的山楂核,可以作為飼料、工藝品原材料進行銷售。為拓寬山楂附加值,2013年銅石鎮積極引導與山東龍力公司洽談合作,利用山楂核提取低聚木糖,不但增加了山楂的銷售價值。目前,全鎮共有山楂加工中小企業及加工點120余家,山楂切片産量佔全國60%以上,讓群眾不出村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近幾年新培育的甜紅子、黃金豆等水果山楂,存儲要求高,果農為獲得更好的市場效益,不得不去外地存庫,但是長距離運輸,又影響了山楂的新鮮口感。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銅石鎮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農産地冷藏保鮮項目等政策支持,布局全鎮恒溫庫建設,讓恒溫庫建在田間地頭,山楂一經採摘,第一時間入庫存放。截至目前,全鎮擁有大小規模恒溫庫企業20余家,倉儲面積34000平方米,冷庫的總容量達到了34700噸,企業數量、庫容規模等佔全縣恒溫庫行業的70%以上,延長山楂存儲時間8-10個月,拉長了山楂上市銷售時間。
銅石鎮有着製作和外出賣糖葫蘆的傳統,需求量大,儲存困難。銅石鎮探索實施“集中收購+梯次發貨”的銷售模式,小經營戶可以自行收購山楂,打包裝箱,集中存放恒溫庫,由恒溫庫根據經營戶的需求隨時將山楂通過快遞發到經營戶手中,方便了經營戶。同時,發揮本土電商人才500人的優勢,積極開展電商培育活動,通過培訓群眾直播銷售,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果農收入。
“刺激的酸,裹上幸福的甜”使糖葫蘆成為所有人兒時的記憶。現在的銅石鎮,山楂製品已不僅僅是傳統手工藝生産的小商品,而是擁有糖葫蘆速凍技術等多項先進技術,沂蒙人家、山楂紅了等10余個品牌,速凍糖葫蘆、甜球、山楂糕、酸奶球等十余種山楂製品的全産業鏈條。僅山東非嘗廚藝一家公司,年可生産速凍糖葫蘆2000萬支,實現銷售金額達8000萬元以上。小小紅山果,真正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果,真正把小山楂做成了大産業。 (杜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