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江西省唯一的國家級四大家魚原種場,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每年向全國20多個省份及東南亞國家,調撥原種後備親本約3萬尾,年産苗量達70億尾,原種供應量佔全國市場近一半。瑞昌也因此成為長江流域四大家魚最大的種質“基因庫”,承擔着保護種質安全的重要職責。如何做強“四大家魚”産業,怎樣傳承弘揚長江漁文化?這一度成為瑞昌人大及代表關注的焦點,以及地方政府持續努力的重點。
目前,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現有養殖水面2190畝,具備年選育原種10萬公斤,年孵化子一代魚苗70億尾的生産能力。近三年,瑞昌已增殖放流原種及子一代冬片1000萬尾、夏花3億余尾。
“關於將瑞昌國家級四大家魚良種場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九江段)建設的建議”“關於切實保護‘四大家魚基因庫’的建議”,這兩份建議分別來自瑞昌轄區的兩名九江市代表,在2022年12月九江人大三次會議上,這兩份有關“四大家魚”的建議,引起九江市人大的重視,並迅速得到有關部門的反饋落實。今年初,所建議項目已列入九江市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要涉及改擴建瑞昌四大家魚博物館,以及新增1000畝特色養殖基地,室內“桶”養和標準化魚塘改造等內容。
“江西省長江水生生物博物館項目,將以‘四大家魚’為基石,以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為延伸,高標準打造集漁文化展示、漁趣休閒體驗、漁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漁業種業科創中心和現代漁業文化基地。”九江市人大代表、瑞昌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曾憲利説。
該項目選址位於瑞昌市賽湖農場城郊生態休閒花園,計劃投資2億元,總體布局以展示主館為核心,周邊分散佈置科研區、生産區、生活區和配套區。目前,項目經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規劃設計完畢,前期工作已全部準備就緒,現已進入招投標階段。項目建成後,不僅可提升瑞昌良種場的選育種能力,有效保存長江水生物基因庫,而且還將進一步激活長江豐富的漁業文化資源,更好地助力傳承長江漁文化。(李寅華 談榮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