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區,包括上新建,下新建,分別位於江西省會南昌市中心城區北部和西部。在南昌行政區劃示意圖上看,新建區猶如一對展翅欲飛的翅膀。
2015年新建“撤縣設區”,開啟“城區模式”,發展步入快車道。然而,近年來在內外因素作用下,當地發展也受到一些影響。
“新建當自強”。今年以來,新建區重振羽翼,奮力追趕。推進“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落實、作風大提升”三大行動,積極融入強省會發展戰略,搶抓産業發展新賽道,努力激活城市轉型新動能,打造營商環境新品牌。
新建之“新”,“建”顯態勢。
擔當新使命:“借道上車”——“接城”更“融城”
“城鄉環境差、位置較偏、發展不充分不平衡”,這是撤縣設區前新建區所面臨的發展情況。2015年撤縣設區後,2121.1平方公里的新建區,成為南昌城市“西進”拓展的新空間。
幾年間,新建區城鄉環境有了較大起色,交通區位優勢漸顯,“距市行政中心僅10分鐘車程,距省級行政中心僅15分鐘車程”,讓新建區有了“近水樓&”的地利。
新建區不斷探索,以期找到工業發展、重大項目新的突破。
汽車(含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以江西五十鈴整車項目為引領,集聚江鈴晶馬、台灣帝寶等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形成年産值超百億元的産業鏈;電子信息産業,乾照光電打造亞洲規模最大的半導體芯片生産基地,華訊方舟電子信息産業園已實現年産值超10億元,粵港澳大灣區4家企業組團落戶,努力實現産業上下游配套。
今年初,新建區全面開展“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落實、作風大提升”實踐活動,並提出“用三年時間重回全市工業縣區第一方陣”,全力打好經濟運行突圍、項目建設提速、疑難問題改革攻堅“三場硬仗”。
拼搶新賽道:“換道超車”——“存量”變“增量”
走進江西科朗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全新的儲能電池生産線正在試生産。而在6月份,這裡還是被閒置的廠房。“我們拿着7000萬元訂單,8月份就要開始陸續交付,卻敢於在6月份在新建區成立新公司,把生産線設在這裡,正是因為這裡有現成的合適廠房,和量身定制的落戶政策。”江西科朗公司人力行政經理柳霞説。
無獨有偶,新建區另一個投資55億元的新能源儲能項目,同樣是舊資産的盤活。“這裡原本是集團旗下江西南方黑芝麻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所在地,去年11月停産。”江西南方儲能公司行政經理趙傳林説,如今,集團重新布局,這裡將成為8.9GWh方型磷酸鐵鋰電池生産基地。
全國都在爭搶新能源項目,新建區如何才能佔得一席?新建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譚洪波説,一方面得益於新建區與落戶企業的服務延續,産線停了,服務不停。“在與這兩家企業集團總部&&過程中,我們及時獲悉投資新能源儲能項目的信息,基於雙方以往合作的基礎,以及服務、政策的快速跟上,項目才能順利落地。”
如今,投資50億元的維科鈉電一期實現量産、二期全面實施;投資55億元的南方儲能電池生産基地項目、投資20億元的深圳車電網儲能電池生産基地項目預計年內投産。備受關注的海信半導體芯片生産基地項目和贛鋒鋰業南昌鋰電池生産基地項目近日也確定落戶新建區。五家上市企業、5個重量級“152”項目、總投資近200億元,一連串重大産業布局的背後,是新建區立足長遠、着眼大局,瞄準新興産業,加快“騰籠換鳥”、做強産業集群邁出的堅實步伐。
把好項目引進來,更把産業的未來引進來。按照規劃和目前進展,一批核心材料、新能源充電樁以及電池拆解循環利用等上下游項目與企業,正同步落地或緊密洽談之中。新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賈中強&&,新建區將錨定主攻方向,緊盯“1+3”産業板塊,積極推動浙江鈉創、清研鋰業等9個總投資超200億元的重點跟蹤在談項目簽約落地,引進不少於10家大灣區電子信息企業落戶,因時因勢推動産業集群成鏈發展壯大,打造産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産業森林”。
激活新動能:“彎道提速”——“補短”中“揚長”
“新建區不是茶葉産區,但我們卻要在這裡創建一個知名茶品牌。”站在即將全面打造完成的“林恩茶現代城市工廠”的展示廳裏,江西林恩茶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利民説。
林恩茶業公司是較早一批落戶新建經開區的企業,2004年以來歷經多次創業、轉型,從一家小型茶葉貿易公司,發展成為集規模種植、加工、倉儲、研發、貿易、品牌營銷及文化推廣於一體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産品銷往26個國家和地區。
踏入“林恩茶現代城市工廠”,仿佛走進了一座博物館。“這是我們建設的‘一帶一路的茶的博物館’,等這座‘中央茶吧’建成,將是南昌市又一個網紅打卡地。”袁利民説,這將是以工業帶動文旅、消費提升的案例。
然而,消費、商貿甚至文旅業發展,是新建區亟待拉升的“短板”。因離省市行政中心所在的紅谷灘區很近,商貿與消費被紅谷灘區“吸”走得更多,近兩年新建區沒有引進新的大型商貿綜合體。
如何激活新建區的商貿消費活力?新建區計劃以強特色來補短板。
作為“廚師之鄉”,今年新建區舉辦第一屆贛菜(新建)美食文化節,帶動消費總額超1260萬元,並借勢造勢,推出吾悅夜市、好洽街等一批夜市街區。今年前5個月,全區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56.9%。
今年6月,《英雄聯盟》城市英雄爭霸賽夏季賽總決賽暨2023南昌電競嘉年華活動在新建區舉行。新建區以“電競+美食”“電競+旅游”“電競+演藝”“電競+促銷”,吸引流量、激活消費。
開發西山萬壽宮文化資源、提升改造汪山土庫、促進新能源汽車銷售……新建區正努力拉動“三産”提速。
鍛造新優勢:“擴道清障”——“倒逼”以“向前”
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盛夏之時的新建經開區,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爭分奪秒拼經濟。”新建區從多方面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提速。
——建立“拿地即開工”制度。“‘拿地即開工’審批事項涉及多個部門,前期工作須協同推進,流程要環環相扣。”新建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羅嗣際説,新建區&&《新建區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審批服務實施方案》,通過流程再造、服務前移、時限壓縮、領辦代辦等,破解難題,兌現“拿地即開工”的服務承諾。
“去年11月拿地,7個月,4棟廠房主體完工。” 南昌壕門電子傳感器及應用設備生産基地項目負責人説。這一投資5億元的項目,成為新建區首個“拿地即開工”工業項目。
——常態化開展“周末親清行”,實實在在服務企業。新建區36名副縣以上領導全部參與,組成18個&&幫扶小組,入企業、進項目,聽需求、找問題、給對策。通過請喝“一杯茶”、請講“一堂課”、請開“一次圓桌會”等方式,靠前服務。
“他們向前一步問需求,一些問題我們直接反映出來,更容易解決了。”江西省越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榮對“周末親清行”活動深有感觸。一次走訪中,李光榮提出公司想要盤活在新建區中心城區的一期廠房資産,走訪人員立刻了解情況,解決用地性質變更、酒店業態引入等複雜問題,目前酒店正在裝修施工中。
“企業不簽字認可,問題不銷號;問題解決不好,部門要被督查、被曝光;每個月進行‘亮曬會’,獎優懲差。” 羅嗣際説,目前這一活動已收集到企業訴求和問題407個,辦結391個。
——創新數字政務,提高服務效能。一座僅2.5平方米的“政務曉屋”,卻能聯通12個省24個地區,跨省辦理2.6萬餘項業務。2023年初,新建區在全省率先引進“政務曉屋”,通過VR技術,遠程辦理1238項人工服務事項和40余項自助服務事項。這是新建區數字政務服務的又一創新舉措。
從創新AI政策寶,讓惠企資金直達企業,到全省首創“政企通”企業服務&&,融合“政策”“訴求通”“供需通”“融資通”“服務通”等多功能,新建區依託數字政務&&為全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新建區上線“政企通”3.0版,為2448家企業累計兌現惠企資金9.18億元。
當前,新建區正努力以新思維打開新局面,腳踏實地拼爭全年經濟發展成效。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新建區經濟運行扭轉了去年大部分指標靠後的被動局面,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服務業、金融機構存貸款等指標增速排名全市前列。(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