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鎮發放獎學助學金69.9萬元、八一鄉發放獎學助學金29.56萬元、向塘鎮發放獎教獎學助學金50.25萬元、蓮塘鎮發放獎勵和資助金47.8萬元……目前,江西省南昌縣各鄉鎮緊鑼密鼓開展教育助學金髮放活動,對在教育事業中作出貢獻的教師進行獎勵,對家庭經濟貧困、品學兼優的學子進行資助,讓“學在昌南”教育品牌愈加熠熠生輝。
“能申請到這份助學金我很激動,這是對我的鼓勵,也是我今後努力求學的動力。”今年考上北京大學的南昌縣幽蘭鎮學子涂敞説,“我一定會勤奮學習,早日回報家鄉、回報社會。”
“幽蘭鎮2016年開始設立獎學助學基金,從第一年的37萬餘元到今年69.9萬元,我們一直傾情助學圓夢、傾力服務教育發展。”幽蘭鎮文明辦主任萬友平談及今年的教育獎學助學基金計劃,用“不漏一人”作為概括。“我們在每個村設立聯絡員,進行全面摸底。不僅對符合條件的優秀學子進行基金髮放,更是注重為身處困境的學子提供幫助,做到應助盡助,不漏一人。”
據介紹,幽蘭鎮獎學助學中心理事會目前已籌集善款600余萬元,參與捐資助學的愛心人士超過500人。8年來,累計發放獎學助學金430余萬元,兩千余名師生受益。
“力不計大小,一點一滴,皆為深情厚誼;情無分濃淡,一枝一葉,都是關愛支持……”連日來,在南昌縣三江鎮,無論是機關單位還是村居學校、城鄉家庭,大家都在通過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轉發着三江鎮2023獎教助學募捐倡議書。隨着倡議書在指尖接力傳遞,三江鎮涌起新一輪助學熱潮。
遠在千里的三江籍人士黃先生通過朋友圈看到了倡議。“我雖然離開三江二十多年,但依然關注着三江的發展變化。看到三江這麼重視教育,我很高興。通過二維碼捐了1200元,錢雖不多,聊表心意。”
一筆筆愛心捐款匯集,短短三天,三江鎮愛心育才獎教助學基金會的賬戶就收到了500余筆捐款。三江鎮黨建辦主任喻霞回憶起助學基金創立之初,三江鎮上下的同心協力,“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鎮上就先後成立了三江鎮蔡冠深和萬修元教育獎勵基金,獎勵優秀學生和鄉村教師、資助貧困學生。六年前,三江鎮黨委政府牽頭,二十多位新鄉賢相約成立三江鎮愛心育才獎教助學基金,當場就募集220多萬元。”今年,三江鎮再次啟動獎教助學儀式,截至8月18日,已有23家愛心企業和2028位愛心人士捐款190萬元。
岡上鎮是遠近聞名的“才子之鄉、教育名鎮”,是南昌縣一張文化教育名片。在岡上鎮還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月池熊家“教授村”,百年間走出了300余名教授、副教授,40余名博士、碩士。教授村的熊氏先輩發跡後首設家族學堂“心遠堂”,並創立“心遠獎學金”。
2016年8月20日,岡上鎮恢復設立“心遠教育基金”。岡上鎮武裝部部長王成&&,將發揮品牌影響力,延續“心遠”之風,引領帶動全鎮各界愛心之士、在外創業人士伸出溫暖之手,積極參與到捐資助學活動中來,持續壯大“岡上心遠教育基金”。
“冠深教育獎勵基金”“萬修元教育獎勵基金”“心遠教育”“塘南蓓蕾”“向塘春雨”“蓮塘澄湖”……目前,南昌縣捐資助學蔚然成風,已有16個鄉鎮設立教育獎學助學基金,幫助一批批學子從“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胡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