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南昌市新建區鄉村呈現出一片稻香果碩的忙碌場景。早稻收割、秧苗機插、瓜果上市……田間地頭,各類産業活力迸發,鄉村大地生機盎然。
近年來,新建區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優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産品,助力農村新業態發展,用金融“妙筆”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進聯圩鎮萬畝水稻綠色高産示範基地,剛剛收割完的早稻田裏,翻耕機、插秧機正有序作業,一顆顆嫩綠的秧苗被整齊地栽插進泥土中。“我們採用的是缽體毯狀苗育秧技術,收完早稻種晚稻,無縫對接,打造‘稻稻油’三熟模式。”江西鄱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秧廠廠長熊雪松説。
江西省位於亞熱帶,大多數地區農作物一年兩熟。江西鄱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育秧技術讓晚稻秧苗主莖在低位不斷分蘗,産生更多的有效穗,可以直接達到機插條件,為第三熟的油菜爭取更多光溫資源,破解了向土地多要一茬收成的農業難題。
正值農業生産進入“雙搶”關鍵期,新建區組織多支金融服務隊,上門入戶問需求、解難題,為鄉村産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長期以來,江西銀行南昌新建支行主動對接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積極促成銀企雙方供需對接和雙側發力。”江西銀行南昌新建支行黨委書記、行長熊建峰説。
風吹稻浪,同時帶來了瓜果的清香。“去年挂果的300畝葡萄産量在400噸左右,今年剩下300多畝經過兩年培育也成功挂果,整個基地的葡萄産量預計突破700噸,産值起碼翻一番。”江西暢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閔風根笑着説,“我們主要採用控溫技術,讓陽光玫瑰、夏黑、墨香等品種同時上市,品種多了,來採摘的人也能有更好的體驗。”
2011年,閔風根返鄉投資創業,通過土地流轉從事葡萄種植。13個年頭過去,閔風根的種植規模從50畝發展到現在的600多畝,也帶動了眾多鄉親們增收致富。如今,葡萄産業已經成為金橋鄉的金字招牌,全鄉有13個村涉及葡萄産業,葡萄種植面積約4500畝,年産值近億元,帶動180多戶村民致富。
今年,閔風根將目光瞄準了農旅融合,建設葡萄採摘園。但高額的人工成本和物料、倉儲管理費用等資金問題,是閔風根“葡萄王國”發展之路上的一大難題。在了解到企業面臨困難後,江西銀行南昌新建支行主動對接,在核實了企業情況後一次性發放了400萬元貸款,讓閔風根沒了後顧之憂,閔風根計劃往種植、採摘、觀光為一體的現代綜合農業發展,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相結合。
新建區金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隨着農業生産工作的快速推進,新建區將持續加強涉農信貸政策普及,鼓勵農戶積極利用金融工具,用足用好財園信貸通、財農信貸通等財政金融産品,不斷加快普惠金融鄉村服務站建設,為全區農業農村發展和建設貢獻金融力量。(楊舒淇 鄢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