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了,村裏人天天盼著這座橋能早點通車,路好了,我們的生意才能更好,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共富橋’啊!”今年6月,位於桐廬縣新合鄉新民村的“共富橋”正式建成通車,為壺源溪休閒度假旅游區帶來了新機遇,對鐘為良這樣的民宿經營者來説,可謂是大喜事。
據介紹,壺源溪休閒度假旅游區是新合鄉第一個億元項目。為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該鄉以建設全域紅色3A景區鄉為目標修建“共富橋”,以提升游客接待水平,推動全域休閒旅游提檔升級。
“新合鄉是典型的偏遠山區,土地生産要素十分稀缺。近年來,我們以開展低效傳統工業用地整治為抓手,通過回購收儲、資源盤活等方式‘騰籠換鳥’,為文旅共富産業騰出空間,努力打造‘紅色山鄉、悅境新合’鄉村經營共富單元,目前已初顯成效。”新合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明説。
在桐廬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合鄉329畝工業用地,已有230畝收儲,原本26畝的低效土地,也搖身一變成為共富小微園區。招引落地的盒馬會員村配套食品工廠7月開始投産,已解決50余名山區群眾就業。第一個億元投資項目也選址在33.46畝水晶企業上,通過收儲拆除再盤活,為接下來打造全時段引流性室內游樂場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為了讓“紅色山鄉”的品牌更加響亮,新合通過加快完善紅色氛圍營造、旅游基礎配套,打造有辨識度的紅色山鄉風貌。同時以金蕭支隊紀念館“一館十址”、壺源溪休閒旅游度假項目為支撐,進一步吸引更多的農文旅項目入駐,帶動全域旅游資源優化整合,讓農文旅産業既見“星星”,又見“月亮”,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索面是新合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農産品,為了把這一根面做大做強,新合利用閒置的大禮堂升級改造建成索面非遺工坊,並以工坊為主陣地,註冊“新合索面”商標,規範提升小作坊,同步啟動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原料和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索面非遺工坊1+N共富模式還成功入選非遺工坊國家案例。
“政府不僅給我免除了水電費,更是主動幫助我們擴寬銷路,服務很是貼心。我們粗略算過,入駐後的這一年,收入較往年至少高出三萬元。”引坑村索面製造戶陳紅霞説。
2023年3月,新合更是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的方式,成功在盒馬鮮生杭州解百店內開啟了首家新合索面館,使索面成為了都市客的餐桌美食。
今年六月,新合鄉入選浙江省首批共同富裕實踐觀察點名單。“我們立足特色資源,通過培育壯大富民鄉村産業,逐漸搭建出了‘紅色山鄉、品質新合’精品農業體系,不斷豐滿‘紅色山鄉、悅境新合’鄉村旅游項目,帶動了一部分村民就業,為遠期全域旅游多樣化致富增收路徑開了個好頭。”新合鄉黨委書記陳少霞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