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23日電(郭香玉)4月21日至23日,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在武漢舉辦。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曉寧&&,襄陽文旅産品和業態日益豐富完善,襄陽正從旅游“過境地”邁向旅游“目的地”,彰顯了襄陽文旅發展的新跨越。
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曉寧
袁曉寧介紹,為了展示傳奇襄陽的俠義文化,襄陽展區緊扣“襄陽好風日”主題,以具有歷史文化沉澱的襄陽古城墻及具有現代化發展特色的襄陽東站為主造型拉開展區大幕。整個展區採用古今融合的形式,以鮮明的色彩對比、先進的科技材料及沉浸與交互式體驗,全方位展現 “襄陽好風日”的旅游發展業態。
襄陽山水資源秀美,文化底蘊深厚,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是三國文化的集中地,是中國古城文化代表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魅力城市。
2022年以來,襄陽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並邁向示範城市創建,創建3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1個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閒街區,1個全國非遺旅游街區,2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村,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文化遺址公園。
形成了以古隆中、襄陽古城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體驗業態;以襄陽華僑城為代表的“主題公園+度假酒店”現代城市休閒度假業態;以關聖古鎮、大唐倚夢、漢江游輪為代表的夜游業態;以九路寨、五道峽、香水河為代表的自然山水觀光業態;以唐城、漢城為代表的“影視+旅游”業態;以谷城堰河村和保康堯治河村為代表的鄉村旅游業態。
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曉寧
袁曉寧説,去年2月&&了《襄陽市文化和旅游産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文旅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理順、路徑不斷明晰。隨着傳統觀光游向休閒度假游轉變,襄陽文旅也在進行着積極的探索。
在影視賦能文旅發展方面,襄陽市文化和旅游局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破解“流量密碼”,變網紅、當紅為“長紅”。這幾年,襄陽興建了唐城、漢城等影視旅游基地,在省內率先吹響了“文旅+影視”的號角。據不完全統計,《妖貓傳》《影》《九州縹緲錄》《上陽賦》《圖蘭朵》《夢華錄》等120多部熱映的影視劇作品在襄陽取景拍攝。其中唐城影視基地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倣唐建築群,現在是國家4A級景區。
袁曉寧&&,襄陽文旅不斷創新創意旅游産品,在激發文旅市場活力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嘗試。近年來還出現了不少文旅新業態、文旅新産品,不少都是首創,比如“文旅+科技”“文旅+親子陪伴”“文旅+工業”“文旅+體育”“文旅+研學”等。旅游産業復蘇之際,新場景、新需求、新産品、新服務不斷涌現,成為激活文旅産業新引擎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襄陽古城進行了綜合整治和美化亮化工程,打造了古城“北街八點半”夜游品牌。唐城景區推出的華中首創大型嵌入行進式夜游演藝項目《盛世唐城之大唐倚夢》,實現了景區全天候開放的華麗升級。棗陽漢城景區也推出了夜間演藝項目《尋夢大漢·漢頌》,華僑城奇趣童年親子樂園、奇幻谷和奇夢海灘水樂園在夏天也會開啟夜游模式,游客在美輪美奐的全景沉浸式光影嘉年華之中盡情歡樂。
據悉,本屆博覽會以“美麗中國、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陳面積達8萬平方米,充分展現我國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