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棗莊市市中區遠航未來城小區居民李燕家中溫度適宜,蝴蝶蘭正值盛放期。“暖氣很好,孩子在家不需要穿毛衫。”李燕説,此時她家中溫度計顯示24攝氏度。
這是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實施雨污分流工程,同時兼顧供暖管道改造,提升城市品質工作的一個縮影。
市中區作為棗莊老城區,部分供熱主管網因建設年代較早、管道老化,影響了部分居民的正常取暖。為此,市中區投資5000萬元對8條老舊一級管網實施更新改造,單線總長度7680米,為城區1.5萬戶居民解決了期盼已久的集中供熱問題。
據介紹,去年以來,市中區下大力氣實施雨污分流工程,通過整治道路,不僅注重提升城市品質,讓裏子“更實,”面子“更靚”。
其中,西昌路地下管廊建設項目是棗莊市市中區區委、區政府為解決城區西部汛期排洪決策實施的重點民生工程,也是精品雨污分流工程,該項目2021年11月開工建設,北起棗莊市市中區文化路南接棗莊市市中區世紀大道,全長4025米,連接城區東西道路10余條,承接匯水面積達3平方公里,目前主渠全線貫通,施工過程中通過使用雨水管和污水管,達到雨、污分流排放的效果。
“雨水管道是在雨污合流管道的基礎上,增設的一道雨水管道。施工前,遇到下雨天氣,雨污水同時從雨污合流管道排放,增加管道的行洪壓力;施工鋪設的這道雨水管道,既能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又能夠實現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對解決城市防洪內澇有很大的益處,真正實現‘裏子’更實。”棗莊市匯泉城建集團項目經理朱芊説。
據了解,市中區大力發展地下綜合管廊(線)工程,全區累計建成地下綜合管(線)廊15.45公里。2022年,實施振興路、文化路、君山路、解放路等道路雨污分流管網改造工程,對部分路段強弱電下地、路面維修、人行道鋪裝、路沿石修整、路口改造提升、景觀節點等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通過建設有效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補齊污水收集基礎設施短板,提高排水系統排澇能力,有效改善雨季城區部分道路內澇現象,減少水體污染,保護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讓老城區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除了實施雨污分流工程,讓“裏子”更實,市中區還開展老城區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通過更換人行道方磚和路沿石,讓城市“面子”更靚。
“之前道路破損比較嚴重,路面坑洼不平,特別是下雨之後,更不好走,現在鋪上瀝青,出門更方便了。”市中區振興北路道路兩側經營業主王蒙説。
2022年以來,棗莊市市中區圍繞“城市品質提升突破工程”重點工作,以改善人居環境、補齊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質、治理“城市病”為核心,統籌推動老城新城融合發展。在道路提升改造項目中,聚焦不同市民需求,因地制宜,通過鋪設瀝青,更換花磚、路沿石,對道路進行改造,讓城市“面子”更靚。(王海楠 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