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9:10分,家住山東省禹城市安仁鎮王子付社區的尉守傑的手機信息顯示,他網購的加厚棉絨褲已送到於寶慶經營的超市快遞驛站,尉守傑騎着電動車不到3分鐘就取回快遞。自打快遞驛站設立後,原來取件要到鎮上,來回半個多小時,費時費力耽誤功夫,現在就在家門口。像尉守傑一樣,禹城在11個鎮街的552(社區)村設立了村級快遞服務站,實現了電商快遞物流全域覆蓋。
禹城市是山東省首批12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該市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堅持高點定位,統籌規劃,成立“電商快遞物流協同進村工作專班”,列為全市二十件為民實事首位,整合交通、供銷、郵政、快遞、商貿、電商等資源,實施“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構建市、鎮街、村(社區)三級快遞物流網絡。實施電商快遞物流,首先要有載體&&。在市區緊鄰客運中心,投資5000萬元,佔地60.6畝,建起集快遞分揀、農産品集採集配、電商服務、智慧物流等於一體的禹城市電商快遞物流共配中心,其中,分揀中心安裝的國際先進的自動化快遞分揀設備,設有236個運載小車、12個供包&、290個分揀格口,每小時分揀快遞2.4萬件。各入駐快遞企業自主經營,實現共建共管共享。各快遞公司進駐共配中心之後,由過去的單兵作戰,單打獨鬥,變成現在的集約經營,握指成拳,抱團發展,僅房租各快遞企業就比原來分散經營減少支出16.5萬元,加之配送成本集約化,運輸成本降低,每件快遞節約0.05元,各快遞企業年可增收8-10萬元;更重要的是投入使用的自動化分揀設備,不但提高了分揀時效、取件時效,而且新增就業崗位20個。
在建成市級共配中心的同時,為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米”,拉長輸送鏈條,暢通輸送渠道,堅持資源整合,高效利用,把位於各鎮街的鄉鎮交管所進行綜合升級改造成為鎮級物流快遞配送綜合服務站、利用552個村內超市或黨群服務中心改造成為村級綜合快遞驛站。為扶持激勵鎮村兩級快遞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於農村大眾,免收鎮級服務站兩年的房屋租賃費用,各村服務點財政每件補貼0.2元,連續補貼2年。為保證快遞分揀及時,配送及時,新購置客貨郵新能源配送車16輛,達到113輛,開發快遞員公益性綜合崗位618個,形成了快遞通過共配中心分揀由物流配送車轉運至鎮級服務站,從鎮級服務站再由村通公交車運送至村內快遞驛站,村民掃碼取件閉環鏈條,使所有快遞得以高效、便捷配送,實現了所有快遞協同進村全覆蓋,無盲區。
為積極暢通“內循環”、主動融入“雙循環”,打通全市城鄉雙向流通渠道,構建“惠民、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城鄉配送體系,充分發揮“禹種不同”區域農産品品牌優勢,探索打造“交、郵、供、快、商”融合發展“禹城模式”,禹城市在全國率先註冊“禹小驛”快遞物流服務品牌,實現三級物流網點統一標識標誌,統一服務模式,統一配送方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據統計,快遞數量已由原來的每天9000余件猛增到現在的600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