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的底盤如何築牢?-新華網
2025 10/31 11:31:45
來源:兵團日報

“穩”的底盤如何築牢?

字體:

“穩”的底盤如何築牢?

——前三季度兵團經濟發展系列觀察之一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成色十足的高質量答卷。

  看現場——田間地頭,糧棉油作物高産紀錄接連刷新,豐收的底色愈發厚重;工地車間,重點項目建設晝夜不停,機器的轟鳴奏響奮進旋律;市場一線,經營主體數量穩步擴容,創新創業的活力持續涌動。

  看數據——前三季度,兵團生産總值達2517.1億元,同比增長6.2%,較全國平均增速高出1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為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9.08億元,同比增長7.6%,內需潛力不斷釋放。

  越是外部環境風高浪急,越能彰顯“穩”的價值與“進”的底氣。今年以來,兵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四穩”要求,在夯實“三農”根基、激活工業動能、優化發展環境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既守住了經濟運行的基本盤,更積累了高質量發展的深層勢能。

  從“三農”看基礎穩底盤厚

  兵團經濟之所以能保持穩健韌性,“三農”這個“壓艙石”的支撐作用愈發凸顯。這種支撐,早已超越單純的産量保障,升級為全産業鏈協同發展的系統優勢。底盤厚重,抗衝擊更有底氣。

  産量穩則民心穩,基礎牢則底氣足。

  九師一六三團的田野裏,玉米平均畝産達到1.4噸,較去年增長10%的實測數據,讓一六三團三連黨支部副書記、連管會連長馬龍的話語充滿底氣:“産量高、效益好,大夥兒種糧積極性自然高漲。”

  這樣的豐收圖景在兵團隨處可見,小麥、棉花等主要作物紛紛刷新全國或區域高産紀錄,糧食生産再獲豐收的預期不斷強化。這份“穩”的背後,是兵團對農業生産規律的深刻把握——通過實施糧棉單産提升行動,推廣密植滴灌等先進技術,強化農技服務保障,將組織化優勢轉化為糧食安全的現實保障。

  “三農”要穩,既要“種得好、賣得出”,又要“賣得俏、效益高”。

  一顆油莎豆,能變出多少種産品?

  在三師五十四團油莎豆現代綠色産業基地,醇香的食用油、味道清新的豆奶、獨具風味的“零嘌呤”啤酒……越來越多的精深加工企業在這裡扎根,讓油莎豆實現了從“一顆豆子”到“多元産品矩陣”的全價值鏈開發。

  “我們着力在油莎豆生産加工環節下功夫,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逐步構建從育種到深加工的全産業鏈。”新疆油莎豆産業研究院名譽院長王群&&,目前,圖木舒克市興安鎮油莎豆産業園已集聚13家企業,形成從種植到加工的閉環産業鏈,年産值1.5億元。

  延伸産業鏈、貫通産加銷。從“原字號”“初字號”轉化為“深字號”“新字號”,兵團農業經濟的穩,來源於糧棉油作物的增産增效,更取決於産加銷各環節的高效協同。從田間的標準化種植,到加工端的精深轉化,再到市場端的渠道拓展,各環節緊密銜接,推動農産品在全鏈條中持續增值,為農業農村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提供了閉環支撐。

  近年來,兵團農業産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截至目前,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數量達5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數量達6個,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達15個,農業優勢進一步凸顯,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工業看優勢多潛力大

  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積聚,還體現在供給側的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涌現。

  新興産業“起勢成峰”——

  位於八師石河子市通航裝備製造産業園的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一架架大型無人機一字排開,亟待交付到全國各地。

  從今年1月率先實現大型無人機量産交付,到9月民用大型無人機産品成功“出海”;從實現無人機製造“從0到1”的突破,到依託産業優勢延伸至低空經濟全場景……一系列進展背後,是兵團“提前布局、以點帶面、鏈群培育”的産業發展邏輯,這種“賽道先行、鏈式發展”的模式,不僅讓兵團在低空經濟領域搶佔了先發優勢,更為工業經濟注入了“輕資産、高附加值”的新增長極。

  不斷向“新”要發展機遇。眼下,驅車駛過戈壁荒灘,昔日貧瘠的土地上,光伏面板、風力發電機等比比皆是。從光伏電站的運維巡檢,到風電項目的配套建設,新能源産業不僅盤活了閒置土地資源,更帶動了儲能、裝備製造等上下游産業發展,在激活綠色經濟的同時,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産業厚度”。

  傳統産業“煥新提質”——

  紡織業是一師阿拉爾市的重點産業之一,與傳統印染行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不同,一師阿拉爾市着力構建“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體系,在廢水處理領域,為印染企業配套建設中水回用系統,整體回用率超45%,年節約用水超2000萬噸,相當於近14萬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量。

  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推進傳統産業固本升級。兵團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的背後,是産業發展的深層邏輯:一方面,錨定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推進新型工業化,壯大先進製造業,推動化工、機械等重點産業提質升級;另一方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增長極。雙重發力之下,工業經濟穩中有進、質效提升,前三季度,兵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從環境看韌性強活力足

  觀察兵團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環境維度是關鍵解碼視角——獨特的區位稟賦、疊加的政策紅利、優化的發展生態,共同打造經濟運行的“增長引擎”。

  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喀什片區三師區塊,企業生産車間內流水線高速運轉;園區貨運通道上,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貨車往來穿梭。依託“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獨特區位優勢,三師區塊充分釋放自貿區政策紅利,不斷暢通跨境貿易通道、優化外貿服務流程,推動外貿進出口實現跨越式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三師區塊實現進出口貿易額160.9億元,同比增長104.24%。

  利好的政策、開放的平台、優良的發展環境,讓企業發展信心更足。喀什欣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晗&&:“今年以來,周邊各國訂單需求量不斷增加,企業6條先進智能生産線滿負荷運轉。”

  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兵團經濟運行態勢向好,在外貿之韌,也在消費之旺、投資之穩。

  建設高質量的項目,既是穩增長、擴投資的當務之急,也是強産業、增後勁的長遠之策,而項目落地的效率與質量,直接依賴於産業發展環境的完善。前三季度,兵團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項目要素保障,一大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穩步推進,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有效投資穩步擴大。

  此外,以舊換新政策的加力擴圍,充分激活兵團消費活力、潛力,通過“政策補貼+需求引導”,降低居民換新成本,釋放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需求,推動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79.08億元,同比增長7.6%。

  消費的“旺”,凸顯出兵團消費市場的“內生潛力”——隨着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環境持續優化,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成為經濟活力的“晴雨表”。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蓄勢。展望四季度,兵團將以厚實的底盤、充沛的動力、堅如磐石的信心、眾志成城的幹勁,高質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素凡 沈元賡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