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黃似金,稻穗彎下腰,豆粒結滿莢……當秋風拂過田野,兵團墾區徐徐鋪展開豐收的畫卷,各師市緊鑼密鼓開展秋收工作。沉甸甸的收穫,是職工群眾用汗水澆灌的纍纍果實,更是兵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強力擔當和靚麗風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兵團加快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以科技為筆濃墨重彩繪出歲稔年豐的新圖景。
良種給力,糧食生産更加高效
秋高氣爽,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六師奇&農場二十五連職工劉春蘭站在地頭,看著滿載種子肥料的播種機穿梭田間。一粒粒飽滿的冬小麥種子被埋入濕潤的土壤,孕育着新的豐收希望。
“好種,出好糧。7月這塊地收穫的冬小麥平均畝産達到800多公斤,産量一年比一年高。”劉春蘭説,她種植的“新冬52號”小麥品種每穗粒數約50粒,比一般小麥品種多10粒,千粒重在53克至59克之間,比一般小麥品種高10克。今年,她堅定地選擇了“新冬52號”小麥品種。
“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優良種子是實現糧食豐收的關鍵。近年來,奇&農場選用高産、抗逆性強的冬小麥品種,配套應用縮行增株、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今年冬小麥再獲高産。經對30塊採樣條田實收,該農場百畝方、千畝方、萬畝片、十萬畝片平均畝産均刷新全國紀錄。
在南疆師團,適合區域氣候特徵的主推品種“新冬55號”同樣表現亮眼。今年,新疆農墾科學院組織專家對一師七團、九團實施的南疆冬小麥+復播玉米均衡高産“兩噸糧田”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創建的冬小麥高産示範田進行實收測産,平均畝産分別達到811.49公斤、743.74公斤。
“每畝小麥收穫穗數增加近萬穗,成果令人欣喜。”新疆農墾科學院科技服務與成果轉化處處長段震宇説,今年的成功實踐對於打造可複製推廣的“兩噸糧田”模式,保障南疆地區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金浪翻、糧如山。聚焦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提升小麥、玉米等供種保障能力,今年兵團自育品種佔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的80%,小麥自育品種佔比超過90%,一大批自主選育的糧食品種得到大面積推廣,確保了糧食穩産豐産,夏糧實現面積、單産、總産“三增”,秋糧豐收已成定局。
地肥水好,高標準農田效益更高
“薄地種不出壯麥子。”讓每一寸土地都有更多産出,兵團高標準農田為糧食穩産增産夯實了根基。
寬闊筆直的公路兩旁,平整的土地向遠處延伸,田間道路、硬化溝渠縱橫交織,“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的田園畫卷,讓二師二十一團十一連職工李愛德身心舒暢。
“在高標準農田裏種糧食,地肥水好年年高産。”李愛德説,多年前,這塊地的冬小麥平均畝産只有400公斤左右,如今節水又省肥,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平均畝産達到700公斤左右。
糧食穩産離不開良田支撐。二師塔裏木墾區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庫木塔格沙漠交界地帶,為護好耕地這個農業生産的命根子,二師鐵門關市下大力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完善田間灌溉管網、道路、農田防護林及田間排水系統,建成高標準農田100余萬畝,初步實現“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産方式先進、産出效益較高”的目標。
今年,二師鐵門關市在高標準農田裏積極開展小麥高産創建,三〇團六連4.41畝示範樣方平均畝産達到778.3公斤,創造了師市冬小麥高産紀錄。
沃土良田助豐産,兵團全面落實新一輪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上千萬畝高標準農田,抗災減災能力和科技應用水平明顯提升。
今年,兵團實施高標準農田提質增效行動,通過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提升農田質量,全面推廣應用農業創新技術,有力促進糧食穩産高産。
管理賦能,“糧袋子”更有保障
“今年收穫的小麥賣給誰?”
“種糧戶自主選擇收購主體,既可銷售給在師市發展改革委備案的糧食購銷企業、加工企業等,也可銷售給農民專業合作社、糧食經紀人等。”
“小麥收購價格怎麼定?”
“小麥收購價格由市場決定,按照隨行就市、以質論價、優質優價的原則,由種糧戶與收購方自主協商確定……”
忙碌了大半年,種糧戶更關心收穫的果實如何變成真金白銀,糧食銷售成為倍加關注的話題。今年五師雙河市在小麥豐産之時,第一時間承諾:加大小麥收購市場監督執法力度,保護好廣大種糧戶的利益。
“師市有關部門公布了糧食銷售政策諮詢和監督舉報電話,中儲糧精河直屬庫還在團場設立代收點,優化糧食質量檢測、稱重、結算流程,降低了我們的售糧成本。今年,我們的糧食賣得很順利。”五師八十四團職工張傳新説。
保障糧食市場平穩運行,今年兵團進一步加強管理,嚴格執行“政府引導、市場定價、多元主體收購、生産者補貼、優質優價、優質優補、應急收購”的市場化收購政策,相關部門共同分析市場形勢,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合力規範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切實保護種糧戶利益。
把加強管理作為穩糧穩農的關鍵,從播種、田管到收穫、銷售,今年兵團全程下足“繡花功夫”,在資金、科技、信息、市場等方面全面加強管理、優化服務,助力種糧戶緊抓農時高質量開展工作。在小麥高産創建中,兵團還建成國家級小麥單産提升整建制推進縣5個,打造萬畝小麥高産片50個、十萬畝高産示範區10個,有力推動了小麥大面積均衡增産。
以良種為本、良田為基、科技為底、奮進為筆,兵團糧食豐收答卷成色十足。(蘭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