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節碩果盈枝,金風送爽情滿天山。
再過幾天,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的喜慶日子!
此時的天山南北,國旗飄揚、花團錦簇,處處洋溢着喜慶熱烈的氛圍。
七十載風雨兼程,七十載弦歌不輟。在這片佔中國陸地國土面積約六分之一的廣袤熱土上,新疆各族兒女並肩攜手,譜寫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壯美篇章,繪就一幅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錦繡畫卷。
一
時間的光影裏,映照着奮鬥的前行軌跡;輪迴的四季中,鐫刻着變化的氣象萬千。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下,新疆各族人民篳路藍縷、團結奮鬥,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欣欣向榮的滄桑巨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這是經濟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的70年。2024年,新疆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2萬億元,相比1955年實現超1600倍增長;油氣産量當量達6664萬噸,連續四年居全國第一;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風光”點亮萬家璀璨燈火;糧食單産達1049.7斤,躍居全國第一,瓜果之鄉、牧業大區已成為正在崛起的“西部糧倉”……隨着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舞&上,新疆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這是各民族團結奮鬥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70年。塔城市哈爾墩社區的“鄰里節百家宴”上,14個民族的居民端出26道特色菜,共享佳肴、共話情誼;尉犁縣達西村村民堅持“有馕掰開一起吃”,318戶村民結對互助,情誼如胡楊根係般緊密堅韌。在新疆廣袤的土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譜寫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疆篇章。
——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在各族群眾心靈深處的70年。自治區成立以來,各族群眾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在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中交往交流交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潤疆工作在全疆各地有形有感有效開展,不斷增進各族群眾“五個認同”,持續構築各族群眾共有精神家園。
——這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各族人民安居樂業的70年。2011年以來,新疆累計建成農村抗震安居房272.97萬戶,1100多萬農牧民搬進新家;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3萬元&階……一組組數字,成為新疆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的真實寫照。新時代的新疆,進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大、各族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
——這是逐綠前行、戈壁變綠洲的70年。鎖邊擴邊織就“綠圍脖”、10萬株玫瑰花讓沙漠變得浪漫,大棗紅、沙棘黃、梭梭綠、大蕓白、胡楊黃,瀚海戈壁變得五彩斑斕……這些年,在“兩山”理念指引下,新疆堅決扛起築牢祖國西北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生態環境,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生態福祉惠及各族群眾。
——這是沐浴黨中央親切關懷、匯聚全國人民無私幫助的70年。回望來路,新疆的發展進步,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心重視支持,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疆和兵團工作,給予極大關注、傾注大量心血,為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和兵團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數以萬計的援疆幹部人才告別家鄉和親人,把智慧和汗水奉獻給這片熱土,生動詮釋了“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的赤子深情。
70年波瀾壯闊、櫛風沐雨,充分證明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英明正確;70年春華秋實、日新月異,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70年風雨同舟、休戚與共,充分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二
同頂一片藍天,共處一方熱土。
兵團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70年來,自治區黨委始終把兵團工作擺在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一系列政策、採取一系列措施,為兵團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成立初期,自治區向兵團劃撥土地、草場和水利資源、礦山資源,撥售機器設備,&&適用於兵團的政策,直接支持兵團的開發與建設,促進兵團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
進入新時代,自治區黨委殷切期望兵團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多次研究部署、高位推動兵地融合發展和南疆師團發展,幫助兵團解決一大批重大問題,為兵團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山河無言,歲月有聲,見證屯墾戍邊千秋偉業。
70年來,兵團始終堅持國家利益就是兵團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團大局,在百廢待興中奮起,在改革開放中奮進,在新時代大潮中奮楫,幾代兵團人扎根邊疆、接續奮鬥,開創了新中國屯墾戍邊偉業,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新形勢下,兵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加強維穩能力建設,不斷增強兵團的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更好發揮特殊作用”“努力形成新時代兵團維穩戍邊新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進一步做好兵團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兵團黨委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群眾,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加快構建兵團特色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兵團建設得更強大更繁榮,充分發揮兵團作為安邊固疆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大熔爐、發展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示範區的功能和作用。
進入新時代,新疆把自身區域性開放戰略積極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自治區黨委統一領導下,兵團牢牢把握寶貴政策機遇和特殊歷史機遇,堅持跳出兵團發展壯大兵團、服務和融入新疆大局發展壯大兵團、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發展壯大兵團,積極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總體布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兵團區塊建設,一項項改革先行先試,一個個項目加快建設,一樁樁民生實事落到實處……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紮實推進。
三
天山屹立,見證兵地情深。
兵地融合是兵團作為新疆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體現,也是發揮兵團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徑。
兵地團結互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從共建自貿試驗區,到共護碧水藍天,再到共享公共服務資源,近年來,兵地融合發展的廣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兵地各族幹部群眾打心底裏認同“只有大融合才能實現大發展”。
發展是硬道理,融合是必答題。未來新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仍然要靠兵地攜手、共同奮鬥。
——理念高度貫通。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行動上如何干源於頭腦裏怎麼想。兵地各級各部門要從治疆穩疆潤疆興疆建疆的戰略高度認識兵地融合工作,堅決破除因循守舊思維,從政治上考量、戰略上審視、全局上謀劃、整體上推進,把兵地融合發展作為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推進。總結利用已有的成功經驗,持續尋找新的融合、協作突破口,不斷拓展兵地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整體謀劃、協同推進,真正把“兵地一盤棋”思想落到實處。
——事業交融互促。新疆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發展水平存在差異。兵地之間越是加強融合、深度嵌入、優勢互補,越能凝聚合力,發揮協同效應。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找準兵地雙方的共同點、切入點、結合點,突出各自優勢特色,結合地方在市場資源、産業配套等方面的特色,發揮兵團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規模化生産、産業化經營條件好等優勢,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同步建設,提高兵地融合發展的質量和層次,形成政策共用、經濟共榮、和諧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資源充分共享。同心同德方能同向發力,共建共享才能共謀發展。要不斷深化兵地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産業融合、城鎮化建設等方面互聯互通、一體發展,建立資源共享常態化工作機制,拓寬共享範圍,增強共享意識,推進兵地在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實現資源共享,推動兵地融合發展邁向更高層次,讓融合發展的紅利更多惠及兵地職工群眾。
面向未來,兵地融合的生動實踐,正在被賦予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兵地雙方堅持在反恐維穩、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民族團結、幹部人才等方面加大融合力度,必將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的時代篇章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憑欄猶憶當年事,一望江山是豪情!
七十載崢嶸歲月,七十載初心彌堅。成立70周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一個續寫輝煌的新起點。
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新征程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傳承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老兵精神,忠實履行新時代兵團維穩戍邊職責使命,奮力把建設美麗新疆、繁榮兵團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兵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