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黃沙漫漫 今朝幸福家園-新華網
2025 06/23 22:17:40
來源:兵團日報

昔日黃沙漫漫 今朝幸福家園

字體:

昔日黃沙漫漫 今朝幸福家園

——十四師二二五團推動高質量發展一線觀察

  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二二五團團部(無人機圖片,攝於6月5日)。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清 攝

  2018年,記者曾在十四師二二五團採訪,彼時的團場生産總值不足1億元,城鎮化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連綿起伏的沙丘一眼望不到邊。

  6月初,記者再次來到二二五團,對團場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感到十分驚訝:一座現代化城鎮初具規模,學校、醫院等民生項目建成投用,兵地融合為團場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二五團是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增強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又是如何深入推動兵地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對此,記者進行深入採訪,尋找團場巨變背後蘊藏的發展“密碼”。

 推進城鎮化建設,團場宜居又宜業

  走在二二五團團部的道路上,喬灌錯落有致,路旁花卉爭奇鬥艷,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城在林中、街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

  二二五團城鎮和生態保護中心主任馬軍全介紹,為高質量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團場堅持規劃先行,多次邀請專家前來考察並徵求意見,最終確立以團部公共綜合服務中心為“一心”,以拉依蘇泉水溝生態景觀軸、二級路主線發展軸為“兩軸”,以中部公共服務區和商業區、東部沿泉水溝居住區、北部教育區、南部依託火車站的産業發展區為主體的城鎮空間結構。

  6月6日18時14分,從喀什開往烏魯木齊的K9788次列車在玉泉鎮火車站緩緩停下,乘客有序排隊上下車。火車站工作人員鄭詩涵告訴記者,2022年6月火車站開通運營後,二二五團正式接入全國鐵路網,目前每天有3對列車在此經過,兵地職工群眾出行更加便利。

  二二五團堅持交通先行,2019年以來,積極爭取項目,持續完善團場交通基礎設施。目前,該團已形成以火車站、客運站為中心,團場幹線公路與315國道為骨架,各連隊與鄰近鄉鎮互聯的交通網絡體系。

  産業興則城鎮興,産業的興旺,離不開開闊的視野和有力的招商。二二五團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圍繞特色林果、現代畜牧、城鎮建設三大板塊,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吸引了一批企業項目落地投産。截至目前,該團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4個,總投資額達13.66億元。

  産業和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激發了二二五團發展活力。去年10月,投資9500萬元的商業街項目在這裡建成投用,匯聚了超市、餐飲、服裝、休閒等業態。

  來自河南省的務工人員周興龍看中二二五團的交通優勢和發展前景,在商業街開了一家蛋糕店,生意十分紅火。“從辦證到裝修,團場安排專人跟蹤服務,我感到十分溫暖。”周興龍説。

  馬軍全告訴記者,團場認真履行“生態衛士”職責,積極爭取拉依蘇泉水溝及支流沿線生態景觀及經濟林、道路綠化等項目,按照“一路一景”原則,引進栽種喬木、灌木和花草。目前,該團團部綠化率達37%,城鎮品位不斷提升。

  經過幾年的發展,一個産業興旺、綠色健康、宜居和諧的兵團特色城鎮已經初步形成。

 保障和改善民生,托起穩穩的幸福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近年來,二二五團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是職工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二二五團堅持把“民生富團”貫穿發展始終,建成投用標準化幼兒園、醫院、九年一貫制學校等一批民生項目,推動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

  “現在,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我們看病也很方便,生活越來越幸福!”二連居民努爾尼沙汗·阿卜杜外力高興地説。

  近年來,二二五團積極實施房屋改造提升項目,進一步改善住房條件,提升了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

  記者在二二五團一連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平房小院分列道路兩旁,家家戶戶都架有葡萄長廊,院內搭建了陽光棚、種上了蔬菜。

  “現在住的是安居房,房子敞亮溫暖,特別是庭院經濟進一步增加了我們的收入。”一連居民買買提敏·吐爾迪説。

  記者了解到,為不斷滿足職工群眾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住房改善需求,用心用情寫好“百姓安居”民生答卷,從2021年起,二二五團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目前已建成投用1000余套。

  傍晚時分,在二二五團五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威風鑼鼓隊正在排練;圖書室裏,職工群眾認真閱讀農業技術書籍;廣場上,老人圍坐在一起下棋聊天……

  五連黨支部第一書記李華告訴記者,連隊以文化惠民為抓手,建成文化活動室、健身廣場、紅色文化長廊等陣地,組建文藝隊、籃球隊,並經常舉辦象棋比賽、籃球比賽、廣場舞大賽等活動。

  五連職工劉忠艷笑着對記者説:“白天干活,晚上跳舞、看書,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近年來,二二五團新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鄉村大舞&等文化宣傳陣地16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日益完善,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我們將以職工群眾需求為導向,加大力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讓職工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二二五團相關負責人&&。

 推動兵地融合發展,攜手共繪“同心圓”

  二二五團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與於田縣嵌入式發展。近年來,該團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推動兵地融合發展不斷邁上新&階。

  産業融合是兵地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兵地雙方以産業為紐帶,推動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

  在位於二二五團二連和於田縣希吾勒鄉的兵地融合現代化養殖基地,一群湖羊正在棚圈內悠閒地吃草。

  二二五團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沈勇介紹,這個養殖基地由和田地區津墾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管理。近年來,團場推進草畜一體化發展,為津墾牧業提供優質飼草,就地解決青貯玉米銷售問題,提高了職工群眾收入。該公司則指導團場職工群眾進行肉羊育肥,為職工群眾發展特色林果業提供有機肥。

  “我種植了120畝青貯玉米,平均每畝地能賣1300元左右。”二二五團四連居民楊麗萍説。

  眼下,二二五團種植的2600畝水稻進入分蘗期,水稻顏色鮮綠,長勢喜人。

  “我們依託團場引進的新疆修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採取‘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職工群眾’的模式經營稻田,還通過土地流轉,帶動305戶職工群眾戶均年增收約1800元。”一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賈永勝説。

  新疆修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正乾告訴記者,公司還與於田縣合作,成立庫爾班吐魯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於田縣托格日尕孜鄉種植水稻1500畝,帶動34戶村民戶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心靈的相通,離不開文化的浸潤與情感的交融。二二五團組建了威風鑼鼓隊、舞龍舞獅隊等6支傳統文化表演隊伍,每逢重大節慶活動,都會與地方群眾相約同&獻藝。該團還和於田縣互派文藝演出隊伍,共同舉辦文化活動,累計幫助地方培訓文藝骨幹200餘人次。

  促進人才資源共享,是兵地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記者了解到,二二五團與於田縣簽訂了共建協議,推動縣團機關幹部、連村黨支部“兩委”成員交叉兼職,團場4個連隊與4個相鄰地方村共建黨支部,形成以團帶鄉、連村共建的模式。

  “我們將加快實現兵地融合從‘物理對接’邁向‘化學融合’,推動實現更多融合發展新成果。”沈勇説。(馬軍權 王志清 李柏成 通訊員 谷國文)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