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長成記”-新華網
2024 12/13 09:54:21
來源:兵團日報

綠色食品“長成記”

字體:

  “大家看見了嗎?現在我們採摘的黃瓜,澆灌用水就是魚池裏的尾水。這些尾水經過沉澱、過濾、爆氧等程序,魚的糞便和餌料殘渣就成了促進蔬菜生長的無公害肥料。”12月10日,在六師共青團農場新途農業産業園,新疆焱華文化傳媒研學拓展機構帶隊教師吳娟正在帶領學生開展研學活動。

  研學團隊的師生們來到産業園水産養殖區,潮濕的水汽夾雜着魚腥味撲面而來,向魚池裏撒入一把魚食,平靜的水面躍出幾尾活蹦亂跳的河鱸。指着魚池與蔬菜池間交錯的管道,吳娟向學生們講解:“大家看,魚池裏的尾水經過蔬菜池凈化後,再循環用來養魚。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魚肥水—菜凈水—水養魚’的生態閉環,種養全過程零排放、零污染、零農殘、零激素、零抗生素,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魚菜共生生態循環。”

  沿着走廊走進種植區,一排排半人高的枝條上挂滿了紅彤彤、圓滾滾的草莓和番茄,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常儀忍不住伸手摘下一顆番茄品嘗。“可能是因為採用綠色、有機的方式種植,吃起來特別有‘番茄味’。”常儀驚奇地告訴記者,“原來草莓小時候長得這麼可愛,黃瓜還能種在架子上,魚和蔬菜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實現有機共生。在這次研學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有趣的知識,了解了綠色食品的生産過程。”

  新途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薛新偉告訴記者:“很多學校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和實踐教育。在我們農業産業園,學生能夠現場了解種植技術、農田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在作物各個生長周期,學生們還能夠參加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種植、管理、收穫的艱辛和樂趣。”

  一水兩用、一棚兩收、四季生産。近年來,新途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重點打造“種養結合循環系統”,拓展休閒採摘、研學旅游等消費場景,盤活了閒置的4座智能聯動溫室大棚,帶動222人通過生態種植和養殖實現增收致富。

  “最近,我們申報了綠色食品商標,馬上要迎來第二次審核。”薛新偉高興地對記者説,今年截至目前,産業園産出成品魚80噸,實現銷售額160萬元;生産蔬菜1800噸,實現銷售額1000萬元;大棚育苗140萬株,銷售額達140萬元。(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慧)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