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新重質 穩中加快 勢頭良好
——上半年兵團農業經濟觀察

六師芳草湖農場職工在蔬菜大棚裏采收辣椒(資料圖片)。近年來,芳草湖農場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設施農業轉型升級,有力促進了農業高質量發展。魏新江 劉娟 攝

在九師一六四團五連麥田裏,該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員(左二)為職工講解小麥田管技術(資料圖片)。將農業生産技術和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為這個團小麥豐産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艷麗 攝

7月30日,在十師一八三團額河玉蝦養殖基地,工人們將南美白對蝦打包外運。近年來,依託黑龍江省援建的現代化設施大棚,一八三團組建北屯市澤新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職工”模式發展特色水産養殖,有效促進了職工多元增收。曹士葉 攝

6月26日,在八師一三四團良繁連收割後的小麥地裏,一台免耕精量播種機進行大豆復播作業。一三四團一年兩茬種植模式的推行,有效促進了職工增收。 雪峰 劉飛 攝
立秋剛過,酷熱依舊,兵團各墾區農作物長勢良好。棉花結鈴,大豆結莢,瓜果飄香……“好豐景”已然就在眼前。
今年上半年,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自然環境挑戰,兵團農業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快的良好態勢,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67.84億元,同比增長8.1%,增速較一季度加快4.2個百分點,夏糧豐收為兵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作出了顯著貢獻,農業科技和先進裝備持續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果蔬産業和畜牧業朝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兵團農業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發展勢頭良好。
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上展現新擔當
8月2日,九師一六二團五連職工程代江在地裏守了一天,眼看著玉米播種機加班加點作業,完成了80畝復播青貯玉米播種,他懸着的心算是放了下來。
“早種一天,就能早收10天。趁着現在溫度高,得趕緊完成復播,把風險降到最低。”程代江告訴記者,近年來,團場引導職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多元化農業種植模式。7月底,春小麥喜獲豐收後,他抓緊時間搶種早熟青儲玉米,為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民以食為天。上半年,兵團牢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守底線、調結構,通過優化種植結構、提高復種指數、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等多項措施,確保糧食生産穩定增長,冬小麥産值同比增長11.2%,為下半年農業經濟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兵團着力完善糧食應急管理機制,強化糧食應急保障企業日常管理,相關部門做好糧食儲備和調運工作,確保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目前,兵團擁有糧食應急保障企業251家,其中國家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1家,兵團級糧食應急保障企業9家,合力保障糧油應急保供工作平穩運行,形成逐級保障、層級響應、小災師市自救、大災區域救助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
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鼓勵各師市支持企業建立社會責任儲備,兵團&&《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管理細則》等政策措施,在優質糧食工程、糧食風險基金等項目和資金的評選劃撥中,對完成糧食儲備任務、符合條件的糧食應急保障企業給予支持,激勵其積極發揮應急保供作用。”
在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上交出新答卷
夏日的團場農事繁忙,無人機、大型農機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兵團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大力培育農業新質生産力,力促農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十二師西山農牧場恒睿農業有機採摘基地,只見一排排藤蔓整齊排列,一串串番茄綴滿枝頭,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採摘樂趣。
“採摘基地是去年年底建成的,十二師農科所技術人員從選種子、肥料到育苗、種植,全程為我們提供‘保姆式’技術幫扶,生産的番茄口感好、産量高。”恒睿農業有機採摘基地負責人錢俊魁介紹説。
十二師農科所副所長陳燁華告訴記者:“今年,十二師着力加大科技助農力度,不斷優化農業結構,持續推進現代農業設施基地建設,在新品種研發、新技術運用、新設備推廣、規範化種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上半年,兵團着力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在高標準農田、高技術含量果園、溫室大棚、土地改良和農業機械化等項目建設上加大投資力度,實現農業産值72.18億元,同比增長13.6%。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種業振興是重要方面。
走進新疆塔裏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塔河種業)阿拉爾種子加工廠,機器轟鳴作響,生産線正加緊生産優質種子。近年來,塔河種業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目前已擁有53項自主知識産權。通過科研育種+“三圃田”+示範推廣的模式,公司優化了種源品質,為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兵團紮實推進種業振興,狠抓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等重點工作,以種質資源保護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為關鍵,以供種安全為底線,以種業企業為主體,以凈化市場為保障,為兵團農業高質量發展築牢種業根基。
在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上展現新作為
“去年,新疆水産品火爆出圈,我們養殖基地備受疆內外客商青睞。”8月5日,在一師十四團隴達水産養殖合作社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內,合作社負責人彭仁凱提起養殖池裏的網兜,向記者展示一隻只晶瑩剔透的大蝦,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份豐收的喜悅,是多年積累換來的。彭仁凱告訴記者,8年前,他就看好鹽鹼水養蝦,因為對技術和市場掌握不充分,養殖效益一時沒有體現出來。
近年來,十四團積極與浙江大學、塔裏木大學合作,開展鹽鹼水養殖試驗。借助團場技術支持,彭仁凱採用高密度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引進智慧水産養殖設施,有效提高了蝦苗成活率。
“4月初投放第一批蝦苗130萬尾,成活率達85%以上,目前已生産15噸蝦,正在熱銷中。”彭仁凱説。
近年來,兵團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兵團聚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持續推動畜牧業發展,實現畜牧業産值132.69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漁業産值4.48億元,同比增長10.3%,漁業發展呈較快增長態勢,兵團水産品備受市場青睞。
兵團還紮實推進果蔬提質擴銷,今年上半年,實現林業産值14.1億元,同比增長14.7%;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實現産值44.39億元,同比增長4.5%。除了紅棗、香梨、蘋果等傳統優勢果業外,兵團還積極發展西梅、吊幹杏等特色林果産業,從“小特色”到“大産業”,兵團出産的優質果品正逐步走出新疆、走向全國市場。
透過上半年兵團農業發展亮眼“成績單”,我們有理由相信,兵團農業必將實現全年發展目標,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