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田間農事忙。迎着撲面而來的春風,兵團春季農業生産由南向北漸次展開。
在一師阿拉爾市,“幹播濕出”技術讓270萬畝耕地煥發生機。“節水不減産,‘幹播濕出’技術讓每畝地節水80至100立方米。”一師十團五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張海豐説。
在八師石河子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遍佈田疇。“合作社是職工群眾的‘田保姆’,今年春耕植保訂單多了不少。”八師一四二團沃錦農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機手高天毅正忙着檢修植保無人機,為春耕春播做準備。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今年,兵團計劃種植糧食作物705萬畝,種植棉花1200萬畝。各師市壓實責任、搶抓農時,下好春耕備耕“先手棋”,穩步推進農資供應、農技服務等工作,高質量抓好春季農業生産。
現場直擊
這兩天,三師四十八團五連黨支部副書記、連管會連長於元下地時發現,路上的小轎車比去年多了不少,一輛輛新車停在地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亮眼”。
同樣“亮眼”的還有職工群眾修剪棗樹時臉上露出的笑容。“去年,職工群眾趕上了好時候,紅棗品質好、價格高,連隊僅紅棗一項,産值就實現近億元。”於元笑着説。
3月初,四十八團修枝、清園、測土配方施肥等工作穩步開展,降高降密、密植改造等舉措有效落實,職工群眾幹得熱火朝天。
不遠處,開着新車下地的五連職工王小清哼着歌,完成棗園最後的修枝工作。
“去年收入怎麼樣?”記者問。
王小清放下手裏的剪子,掰着手指頭給記者算起“豐收賬”:“60畝棗園,平均畝産800公斤,通過測土配方施肥,一畝地化肥成本降低20%,一增一減,收入可觀。”
王小清提到的測土配方施肥是近些年職工群眾種植觀念從粗放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的生動實踐。
“每年春耕春播期間,團場農業技術人員都會在棗園取樣,送到實驗室檢測土壤中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等含量,缺啥補啥,讓土地也吃上‘營養餐’。”四十八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范咏梅説,目前團場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超過60%。
四十八團種植紅棗的歷史近30年。范咏梅説:“近幾年,團場大力推進紅棗産業提質增效,將5.8萬畝紅棗打造成為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積極推動産品綠色有機認證工作,去年紅棗産業實現産值近5億元。”
綠肥種三年,薄地變良田。如今,綠色發展成為兵團春耕生産大趨勢。
“老馬,菌劑到了,快來接!”3月11日,隨着門外一聲吆喝,六師芳草湖農場職工馬傑趕忙迎上前去。
“眼看就要春播,就等着這批農資上門。”説話間,馬傑探出身子朝車上望去,只見一箱箱微生物菌劑分門別類擺放整齊。
馬傑是芳草湖農場植棉老手,去年在自家棉花地使用了微生物菌劑,棉花産量創下20年新高。
“過去一澆水,地上就泛着白花花的鹽鹼,不少地塊板結,踩上去坑坑洼洼的。”打開箱子,馬傑拿出一瓶藥劑向記者介紹説,“這個微生物菌劑是水劑,可以通過滴灌系統施到地裏去,不僅能改良土地,還能提升棉花品質。”
六師五家渠市新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庭軍説,前幾年,師市積極推動微生物菌劑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上進行實驗,結果顯示,農作物産量、土壤有機質含量均有提高。今年,師市計劃在90萬畝高標準農田中推廣使用該菌劑。
今年,六師五家渠市在統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果蔬有機肥替代化肥、秸稈農膜綜合利用等方面持續探索,讓綠色逐漸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春耕春播熱火朝天,綠肥生産加大馬力。這個春天,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採用新技術、使用新農具,在廣袤田野播撒新的希望。
背景延伸
棉花和紅棗是兵團的主導産業。
10年來,隨着各類種植技術被廣泛應用,農作物産量逐年增長,農産品價格在達到峰值後一路下行,出現“賣難”現象。
“十三五”期間,兵團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綠色導向、市場導向,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由增産向提質轉變。
水肥一體化、幹播濕出、定冠降密等一系列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兵團農業生産由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
“現在,團場3.9萬畝棗園完成了標準園建設,通過疏密降高,職工群眾從紅棗産量和品質提升中得到了實惠。”范咏梅説。
2021年,四十八團入選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這是三師圖木舒克市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增加綠色、特色、優質産品供給,大力促進現代農業産業基地建設的生動實踐。
“職工群眾逐漸認可微生物菌劑,六師五家渠市使用微生物菌劑的土地面積逐年增加。”張庭軍説。
自2021年起,六師五家渠市招商引資企業新疆航天兆豐科技有限公司便在六師五家渠市、一師阿拉爾市等地進行微生物菌劑試驗示範,農作物産量、土壤有機質均得到提高。通過使用微生物菌劑,2023年,奇&農場冬小麥高産示範田百畝示範方平均畝産818.69公斤、千畝示範方平均畝産787.74公斤、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産738公斤,3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去年,兵團加快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引導化肥生産企業生産緩釋肥等易吸收、不易流失的化肥新品種,採取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增施有機肥、施用新型肥料等措施,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各師市引進的從事微生物製劑研發、生産、銷售及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對提高農産品品質、修復土壤生態、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前景展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紮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種養循環模式。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兵團將紮實推進農業強兵團建設,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作為頭等大事,把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作為強大動力,加快推動兵團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紮實推進農業産地環境治理和農産品質量安全,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先行探索試點,推動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健全化肥農藥減量化機制,持續開展農業生産“三品一標”提升行動。
“集中力量做大主導産業,加快推進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建設,引導扶持主導産業從規模化加速向標準化、規範化、優質化邁進。”兵團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如今,加快推動農産品生産向綠、品質向優,成為兵團農業生産新追求。
新技術帶來了新理念。如今,兵團職工群眾積極轉變種植觀念,大膽嘗試、不斷探索,推動兵團農業現代化闊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