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兵團醫院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聯合完成了一台跨越4200公里的微米級眼科手術,這是全球首例遠程機器人視網膜下注射手術。
10月27日,烏魯木齊市患者張明(化名)在兵團醫院被診斷為右眼視網膜下出血,須實施視網膜下注射手術。經過相關檢查和籌備,數日後,兵團醫院副院長楊波為患者實施玻璃體切除術,完成藥液抽取並引導注射微針進入玻璃體腔;隨後,遠在廣州的中山眼科中心劉炳乾主任醫師遠程操控國産5G眼科手術機器人,將注射微針移動至病灶區域的視網膜表面,並完成針尖刺入預定視網膜深度注射藥物,整個注射操作耗時不到7分鐘。
據了解,這一遠程高精度眼科手術實現了從“可行性”到“實用性”的關鍵躍遷,是我國遠程高精度智能醫療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相關專家&&,查閱目前公開文獻與權威報道,尚未見遠程、機器人輔助的微米級眼內手術先例,本次手術被認為是全球首例。
“此次手術使用的是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團隊、黃凱教授團隊與廣州市微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遠程微米級手術機器人。”楊波介紹,眼底組織極為精密、手術操作精度要求高,理想的器械運動精度為10微米以內,而人手先天存在無法克服的生理抖動。相比之下,微米級眼內微創手術能夠輔助甚至代替醫生完成複雜的診斷以及手術操作,具有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此次手術實現了國産高精機器人在高精度眼科手術中的安全應用,是中山眼科中心科技援疆的重要實踐成果。”林浩添&&,中山眼科中心將繼續做好對口援疆工作,探索“遠程+智能”新模式,推動高水平眼科醫療資源“可移動、可共享、可複製”,讓更多患者從科技創新中受益。(全媒體記者 鄭婭莉)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理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