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記者走進七師胡楊河市政務服務中心,只見在各窗口前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剛辦理完個體餐飲註冊手續的七師一三〇團十連職工田福才感慨道:“過去要跑多個部門、交十幾份材料,現在一窗提交、一次辦結,當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近年來,七師胡楊河市將涉及26個行政職能部門、13個事業單位和8個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的1016項政務服務事項集中在大廳辦理,在師市範圍內設立7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綜合窗口,全面推行“一窗受理、聯審聯辦”機制。
“註冊企業辦理時限由3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申報材料精簡60%以上。”七師胡楊河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彭鶴告訴記者,近3年,師市累計投資300余萬元升級政務信息化平台,以“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
與此同時,七師胡楊河市統籌規劃“政銀合作”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在轄區各團場銀行服務網點打造便民服務點,將35項社保類、10項醫保查詢類及與稅務相關的18項業務延伸至銀行服務網點辦理,打造職工群眾“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大廳”。
“上門辦”讓政務服務更貼心。七師胡楊河市持續擴大“小兵幫辦”隊伍,不斷深化“送服務到基層”機制,推出“上門幫辦”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提供幫辦代辦服務8.1萬件,群眾滿意度達100%。
今年3月,七師胡楊河市政務服務中心“胡楊人社、情暖民生”直播間開播,求職者可隨着直播鏡頭,“雲體驗”用人單位辦公區、食堂、宿舍等場所,平均單場吸引觀看人數達1.2萬人次,幫助320家用人單位發布就業崗位信息4000多條,促成就業意向2600人次,企業招工成本降低30%。
“我們將圍繞優化政務服務持續發力,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推動‘AI+政務’深度融合,讓企業和職工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彭鶴説。(全媒體記者 孫永傑 通訊員 宋亞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