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全力構建四級衞生應急防護格局
織密全域“急救網” 為生命安全“上保險”
近日,九師白楊市一位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經過當地醫療機構緊急處理後,通過兵團北疆航空醫療救援直升機及時轉運至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多虧有航空醫療救援,讓原本5個多小時的轉運時間縮短至2個小時,挽救了我的生命!”已轉入普通病房的患者李成(化名)激動地對記者説道。
記者從兵團衞生健康委獲悉,今年截至目前,兵團航空醫療救援危重患者達20名。
新疆地域遼闊、地理環境複雜,加強醫療應急能力建設十分重要。近年來,兵團以快速響應、高效處置為目標,統籌提升緊急醫療救援與傳染病防控能力,依託“國家—兵團—師市—團場”四級聯動機制,着力補短板、強弱項,建立健全醫療應急預案體系,持續加強緊急醫療救援基地、醫療應急隊伍等建設,形成布局精準的四級衞生應急防護格局。
在緊急醫學救援領域,兵團積極構建“1+2+1+12+74”醫療應急體系,即以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依託,建設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以石河子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新疆兵團阿拉爾醫院為依託,組建2支國家級緊急醫學救援隊,並設立南疆、北疆航空醫療救援基地,形成輻射南北疆的空中急救網絡;組建1支兵團級緊急醫學救援隊,推動12個師市醫共體總醫院建立師市級緊急醫學救援隊,織密全域救援網絡;依託團場醫院組建74支背囊化緊急醫學救援小分隊,推動救援力量直達基層“最後一公里”。
在傳染病防控領域,兵團着力構建“上下聯動、分層建強、全域覆蓋”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穩步推進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建設,持續建強國家級和師市級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伍,組建基層背囊化小分隊61支,補齊傳染病處置短板。
在此基礎上,兵團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的醫療應急機制,制定完善各類緊急醫學救援預案,加強機構規範化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目前已實現各級衞生健康、醫療機構應急管理專(兼)職機構設置全覆蓋,從事緊急醫學救援的醫療衞生專業人員培訓全覆蓋;以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傳染病、不明原因疾病、職業中毒、食源性疾病等為重點,布局各類監測哨點221個,建立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系統、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系統,完善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信息推送、會商分析和早期預警制度,全面提升傳染病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
兵團衞生健康委黨組書記方剛&&,將深入開展多層級、多維度、全鏈條、跨地域的衞生應急演練,持續完善應急指揮聯防聯控機制,推動兵地、部門、師市間加強溝通&&、協調配合,實現預案、隊伍、信息、物資“四聯動”,持續提升兵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全媒體記者 鄭婭莉)

